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> 第263章 城下鏖兵,暗流激荡

第263章 城下鏖兵,暗流激荡(2 / 2)

“军师,照此消耗,我们的箭矢最多还能支撑三日。滚木礌石也……”徐庶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忧虑。

林凡放下书卷,走到窗边,望着北面天空中那被硝烟染成的灰黑色,沉声道:“告诉邓义,箭矢省着用,放近了再打!滚木礌石没了,就拆房!告诉将士们,竟陵的每一块砖石,都要让江东佬用血来换!”

就在竟陵城下杀声震天、血流成河之际,几股无形的暗流,正悄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涌动。

柴桑,周瑜接到了吕蒙发动全面强攻的战报。他仔细阅读着战况细节,尤其是竟陵守军那异常顽强的抵抗和似乎源源不断的防御物资(至少在初期)。

“林凡……果然早有准备。”周瑜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随即下令,“传令给吕蒙和凌统,加强攻势,但不必一味强攻,可多掘地道,或用土山之法,步步进逼,消耗守军精力与物资。另,让水军多备火船,伺机焚其水寨!”

他判断林凡是在凭借坚城和储备拖延时间。他要做的,就是稳扎稳打,耗尽竟陵的元气。

然而,另一份来自后方吴郡的密报,却让他眉头微蹙。密报称,以顾、陆为首的几家江东大族,近日私下往来频繁,虽表面上仍在积极为前线输送粮草,但其族中私兵却有异常调动的迹象,且对朝廷(指孙权)近期一些意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颇有微词。

“疥癣之疾!”周瑜冷哼一声,将密报置于一旁。在他看来,这些地方豪强不过是仗着战争机会攫取利益,尚不敢公然对抗孙氏权威。眼下首要之敌,仍是林凡。但他还是提笔,给坐镇吴郡的孙权写了一封密信,提醒主公务必留意这些大族的动向,以防万一。

与此同时,竟陵城内,林凡也并非全然被动挨打。他通过隐秘渠道,向潜伏在江东境内的力量(包括可能已与甘宁接上头的势力)发出了新的指令。指令内容无人知晓,但可以想见,必然与搅动江东后方、牵制周瑜精力有关。
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一队伪装成商旅的竟陵信使,冒着极大的风险,穿过吕蒙和凌统并不严密的陆上封锁线(因其主力皆集中于攻城),悄然北上,目的地——宛城,曹操心腹大将曹仁的驻地。他们携带的,并非求援信,而是林凡亲笔所书,分析荆扬局势、并“暗示”江东若吞并荆北将对曹操造成的威胁,以及……一些关于江东内部矛盾的情报。

林凡深知,仅凭竟陵一城之力,难以长久抗衡周瑜。他必须将水搅浑,将曹操也拉入局中,哪怕只是让曹仁在边境制造一些压力,也能极大地缓解竟陵的困境。

第一日的全面强攻,在日落时分以江东军的暂时后撤而告终。竟陵城依旧屹立,但城墙上已是伤痕累累,守军伤亡惨重,军民疲惫不堪。吕蒙和凌统清点着巨大的伤亡数字,脸色都不太好看。他们意识到,拿下竟陵,绝非旦夕之功,必然是一场艰苦的消耗战。

竟陵城内,林凡在徐庶、邓义的陪同下,连夜巡视城墙,安抚军心,部署明日防务。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墙和相互倚靠着休息、眼中带着血丝与疲惫的将士,林凡沉默良久。

“军师,是否……要向百姓公布真实战况?”徐庶低声问道,担心过度的伤亡会引起恐慌。

林凡摇了摇头,目光扫过那些虽然疲惫,却依旧紧握兵器的士卒,缓缓道:“不必隐瞒。竟陵上下,皆需有与城共存亡之觉悟。告诉他们,我们每多守一天,希望就大一分。林某,与诸位同在!”
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,在寂静的夜里传开。许多原本低垂的头颅重新抬起,疲惫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光。

是夜,竟陵无眠。修复工事的叮当声,伤员压抑的呻吟声,与城外江东大营隐约传来的号令声交织在一起。而在更深远的地方,林凡布下的暗子,已然开始悄然行动。竟陵的烽火,不仅照亮了城下的尸山血海,也映出了荆州乃至天下棋局中,那些更加隐秘、更加凶险的波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