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光斗等人接过试卷,于是朝桥对面郑重拱手,然后带试卷返回戒慎堂。
戒慎堂内,香烟袅袅,孔圣人的画像庄严肃穆地挂在墙上。
魏光斗将试卷放在案前,然后整理衣冠,缓缓走到孔圣人像前。他双膝跪地,神情庄重,大声起誓:“吾翰林学士魏光斗,今日主持顺天乡试,定当秉持公正,严守科举之规。若有违此心,神明共殛!”
誓言在戒慎堂内回荡,仿佛穿越了时空,直达天听。
“若有违此心,神明共殛!”
身后的副主考官和四名同考官齐声表态道。
北镇抚司统领暗凤身着一袭黑色斗鱼服,脸上戴着半块玄铁面具,却是眼看着魏光斗等六人。
此次她选择亲自登场,若是这般他们都能够乡试舞弊,那真的就是见鬼了。至于这起誓的六人,她敢保证有过半都是伪君子,他们压根不会真正敬畏神明。
戒慎堂内,四名同考官坐在案前,将试卷平均分成四份。
他们的表情严肃而专注,眼神在试卷上快速扫过。审卷机制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,开始缓缓运转起来。
内帘的阅卷,正如那句流传已久的话:“去留在同考,高下在主考”。
一名同考官拿起一份试卷,眉头微微皱起。他的眼神在试卷上停留了片刻,然后轻轻摇了摇头,将这份试卷归为“落卷”。
另一名同考官则看着手中的试卷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他仔细地阅读着,不时点头称赞,最后将这份试卷归为“荐卷”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四名同考官面前的“落卷”逐渐堆积起来,至于“荐卷”则全交给坐在上方的副主考官姜山。
副主考官姜山坐在一旁的案前,他的表情同样严肃。他拿起一份“荐卷”,仔细地阅读着,时而皱眉思考,时而微微点头。
对于那些看不上的试卷,他会毫不犹豫地归为“落卷”;而对于看上的试卷,他则会在试卷上写上一个醒目的“取”字。
经过副主考官的筛选,“取”字试卷被送到了主考官魏光斗那里。
魏光斗坐在主位上,眼神沉稳而锐利。
他拿起一份“取”字试卷,仔细地审阅着,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考生的未来。若是他认为这份试卷确实出色,便会在试卷上写下一个“中”字。
一旦写下这个字,一个举子就基本诞生了。
只是刚刚审卷没多久,魏光斗突然间举起一份试卷大笑道:“如此佳作,此乃当世奇才,解元卷出矣!”
“主考官大人,可是那份民既富于下,君自富于上?”话音刚落,副主考官姜山当即微笑着询问道。
四名同考官纷纷望过来,其中一位同考官捋着胡须,眼中满是赞赏之色道:“圣人治学之始也,空空如也!此子破题,老夫都自认不及,当为解元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