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> 第205章 工学革新·三铁格物惊儒生

第205章 工学革新·三铁格物惊儒生(1 / 2)

就在白素雅的女子学堂于洛阳悄然播下文明星火的同时,另一场关乎帝国筋骨、旨在撬动生产力飞跃的变革,也在工国公张三铁的推动下,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

这场变革的旗帜,便是在袁大山全力支持下成立的——“格物院”。

格物院选址于洛阳城西,毗邻将作监,却独立其外。

其建筑风格迥异于传统官衙的庄严肃穆,反而更像一个放大版的,设施齐全的巨型工坊。

高大的厅堂内,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、材料、半成品以及画满奇异图形的木板(图纸)。

空气中弥漫着木屑、金属和炭火的气息,叮叮当当的敲打声、锯木声、以及工匠们热烈的讨论声终日不绝。

“内心OS:袁大山在视察格物院时,对张三铁说:“三铁,这里就是咱们的‘国家级实验室’加‘工程技术中心’!别管那些酸儒怎么说,你就带着兄弟们,可劲儿琢磨,怎么省力,怎么高效,怎么能让粮食多打,布匹多织,就怎么来!需要什么,直接跟朕要!””

张三铁,这位昔日沉默寡言的工匠头领,如今身着国公袍服,却依旧习惯性地挽着袖子,露出的手臂上疤痕与老茧依旧。

他被袁大山任命为格物院首任院正,总揽一切“格物致知”、技术研发之事。

他招揽人才不看门第,只问手艺与巧思,一时间,天下能工巧匠闻风而至,其中不乏牛小牛这样早已展露头角的年轻俊杰。

格物院成立之初,张三铁便定下了几个明确的研发方向:

其一,改良纺织机具,提升纺纱织布效率;

其二,研制轻便省力、深耕破土的新式农具;

其三,在绝对安全、严格管控的前提下,探索火药在开山、采矿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可能性。

然而,格物院的成立及其行事作风,很快便引来了朝中部分守旧文臣的非议。

这一日朝会,便有御史台一位以清流自居的老臣出列弹劾:

“陛下!工国公所立之格物院,终日鼓捣些机巧之物,声响嘈杂,烟熏火燎,不成体统!

“更兼研究那等骇人听闻的爆燃之物,实乃玩物丧志,更有危邦乱国之嫌!臣闻古之圣王,重农抑末,垂拱而治。

“此等奇技淫巧,只会蛊惑人心,使民趋利轻义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啊!”

这番话,引来了不少传统儒生的暗自颔首。

他们信奉的是“君子不器”,是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道德文章,对于这种沉溺于具体器物改进的行为,天然地抱有轻视甚至排斥的态度。

面对指责,张三铁出列。

他并不擅长引经据典,辩论辞藻,只是梗着脖子,黝黑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红,他举起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,声音粗粝却掷地有声:

“这位大人说这是‘奇技淫巧’?敢问大人,农夫若无称手的犁铧,如何耕种?士卒若无锋利的刀剑,如何保家卫国?百姓若无织机,何以蔽体保暖?”

他越说越激动,向前一步,目光灼灼地盯着那老臣:

“我等改进织机,是想让天下妇人织布更省些力气,多出些布匹!研制新农具,是想让田里的庄稼长得更好,百姓碗里的饭食更稠!

“探索火药之用,是想将来开山修路、掘井采矿,能少死些人!这如何就是玩物丧志?如何就是危邦乱国?!”

他最后几乎是吼了出来,声震殿宇:

“此乃强国富民之本!实实在在的本事!比那些空谈道德,于民生无半点益处的酸腐文章,强过百倍!”

一番话,说得那老臣面红耳赤,指着张三铁“你……你……”了半天,却噎得说不出反驳的话来。

朝堂之上,武二石等将领听得连连点头,柳如梦、李丽丽等务实派官员亦面露赞同之色。

袁大山高坐龙椅,嘴角微不可察地露出一丝笑意,“内心OS:说得好!三铁!就这么怼!跟这帮老古董讲不通物理,就得用最朴素的道理砸过去!”

“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