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城的秋夜,月色如水,却暗藏杀机。
子时刚过,城西蔡府的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,一队黑衣人在夜色中鱼贯而出,为首之人正是蔡瑁。
他身着轻甲,腰佩长剑,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。
夜风掠过树梢,发出沙沙声响,掩盖了这队人马移动时细微的脚步声。
“都听好了,”蔡瑁压低声音对身后的死士说道,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,“今夜务必要取袁大山首级。
待事成之后,曹丞相必有重赏!
记住,得手后以三声鹧鸪叫为号,我们在西门汇合。”
这些死士都是蔡瑁多年来暗中蓄养的心腹,个个武艺高强,悍不畏死。
他们默默点头,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泛着寒光。
就在两个时辰前,蔡瑁在密室中接见了曹丕的密使。
那密使身着黑衣,面罩遮脸,只露出一双精明的眼睛。
“蔡将军,”密使的声音低沉而富有诱惑力,“曹丞相许诺,只要你能取下袁大山的首级,不但封你为荆州牧,世袭罔替,还许你三个县的食邑。
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。”
蔡瑁当时还有些犹豫:“可是袁大山戒备森严,恐怕……”
“机不可失啊,蔡将军。”
密使打断道,“袁大山刚刚入主襄阳,立足未稳。若是等他站稳脚跟,恐怕将军就……”
未尽之语中的威胁意味让蔡瑁不寒而栗。
这个诱惑太大了,大到他愿意铤而走险。
蔡瑁想起白日里袁大山那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目光,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他知道,若是现在不动手,等袁大山彻底掌控荆州,自己这个前朝重臣迟早会被清算。
然而蔡瑁不知道的是,就在他密谋之时,州牧府内的柳如梦正在向袁大山汇报最新情报。
烛光下,柳如梦的神色凝重:
“主公,蔡瑁果然中计了。苗妙妙刚刚传来消息,蔡瑁已经集结了五百死士,准备今夜子时三刻偷袭大营。而且,他们还准备了火油,打算在制造混乱时纵火。”
袁大山闻言,嘴角泛起一丝冷笑:
“跳梁小丑,果然按捺不住了。传令下去,按计划行事。记住,要活捉蔡瑁,我要亲自审问。”
此时的袁军大营看似平静,实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。
武二石率领的三千精兵埋伏在营帐四周,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个个屏息凝神,等待着猎物上门。
弓弩手占据制高点,箭已上弦,只等叛军自投罗网。
周一木则亲自坐镇中军大帐,帐内灯火通明,一个与袁大山身形相似的士兵正披着战袍假扮主帅,不时走动,制造出主帅仍在帐中的假象。
子时三刻,蔡瑁率领死士悄然接近袁军大营。
望着营中稀疏的灯火和寥寥无几的哨兵,他心中窃喜:
“袁大山啊袁大山,你也有今天!看来你是太过自信,连基本的戒备都如此松懈。”
“杀!”蔡瑁一声令下,五百死士如饿狼般扑向中军大帐。
他们训练有素地分成三队,一队直取中军,一队控制营门,还有一队负责纵火制造混乱。
就在他们冲入大营的瞬间,四周突然火把通明,照得夜空如同白昼。
武二石一马当先,独眼中凶光毕露:“蔡瑁老贼,纳命来!”
蔡瑁大惊失色,心知中计,慌忙下令撤退:
“中计了!快撤!”
然而为时已晚,营门已被重重封锁。箭雨如蝗,叛军纷纷倒地。
更让蔡瑁绝望的是,他带来的那些火油桶,早就被暗中调换成了清水。
“保护将军!”
蔡瑁的亲兵拼死抵抗,却难敌袁军精锐。
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配合默契,很快就将叛军分割包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