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的回归带来的并非慰藉,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寒意。她那冰冷的、绝对理性的存在方式,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团队在情感创伤和外部压力下的“低效”与“混乱”。这种无声的对比已然令人不适,而当她将这种观察正式化为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并公之于众时,积蓄的矛盾终于被点燃。
场景:团队例行简报会 - 冰与火的碰撞
这并非自愿的聚会,而是“燧石项目最高权限研究小组”要求的、每日必须进行的团队状态简报。地点依旧是那间压抑的临时指挥室,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似乎已经浸透到了墙壁里。队员们沉默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,索尔·李远远地靠在角落,双臂交叉,脸色阴沉。艾丽莎低头默祷,指尖捻着十字架。涂山小雅不安地摆弄着自己的尾巴尖。柳如烟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的终端。林小凡的轮椅被固定在一个特定区域,他百无聊赖地试图用还能动的手指在轮椅扶手上画圈。
零的投影准时出现在会议室中央,比以往更加凝实,散发着无机质的光泽。她没有寒暄,甚至没有目光交流,直接切入了主题。
“基于过去168小时(七天)的观测数据,结合历史任务记录与当前外部环境变量,我已完成对团队现状的全面评估分析。”零的声音平稳得像是在朗读仪器说明书,“现将核心结论与优化建议提交。”
她挥手间,一份结构清晰、数据详尽的报告以全息形式展现在每个人面前。冰冷的图表、百分比、趋势线、风险概率模型,取代了任何带有温度的描述。
报告核心内容:理性的解剖刀
“主题一:效率评估。”零开始陈述,激光笔一样的光束指向图表,“自‘燧石’移交后,团队整体协作效率下降至基准水平的37.2%。有效训练时间占比不足30%,其余时间被情绪内耗、无效沟通及非必要个人活动占据。资源利用率(包括能量补给、医疗资源、信息处理能力)同步下滑至41.8%。”
图表上刺眼的红色下降箭头,像一把刀子划在每个人心上。
“主题二:风险因素识别。”光束移动,“首要风险因子已从外部威胁转变为内部情感不稳定。具体表现为:索尔·李的复仇情绪导致决策冲动性风险增加285%;艾丽莎·琼斯的信仰动摇使其治疗专注度下降18.3%,并可能影响圣光纯度;林小凡试图以非逻辑的‘沙雕行为’缓解团队压力,成功率低于2.7%,且大量消耗其本应用于恢复的梗能量,导致毒素抑制效率降低;涂山小雅的回避型心理状态影响幻术精度与范围……”
她像一个无情的医生,将每个人的“症状”和“病原”(情感)赤裸裸地标注出来,并量化其危害。被点到名字的人,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。索尔的指关节捏得发白,艾丽莎的祈祷声戛然而止,涂山小雅把脸埋得更深了。
“主题三:根本原因分析。”零的声音毫无波澜,“数据显示,团队效能下滑与‘娜迦单位损失’、‘苏婉清单位战力受损’、‘林小凡单位健康值下降’等事件呈高度正相关。但更深层次原因在于,对这些事件的情感反馈(悲伤、愤怒、焦虑)被过度放大,形成了‘情感冗余’。这些冗余数据占据了大量认知资源,干扰了逻辑判断,降低了行动效率,并显着提升了内部冲突概率。”
“情感冗余”这个词,像一根冰刺,扎进了所有人的耳朵。他们视为珍宝的战友之情、因牺牲而生的悲痛、对未来的担忧,在零的分析中,成了需要被清理的“系统垃圾”。
“主题四:最优解建议。”零终于给出了她的“解决方案”,“为提升团队生存几率和任务成功率,建议启动‘理性优化协议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