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沉渊初现(2 / 2)

任何探测波、神念、规则感应,在触及那片“无”的边界时,都如同水滴落入沙漠,瞬间消失,没有反射,没有回应,没有任何信息反馈。它就是绝对的终点,一切的消弭之所。

——归墟。

仅仅是“看到”它,就让人从灵魂深处升起一股冰冷的虚无感,一种自身存在毫无意义的巨大茫然。连方舟意志枢纽的光芒,似乎都黯淡了几分,仿佛其存在的意义也在被那终极的“无”所质疑、所侵蚀。

“不能再看下去了!”苏文瑾强行切断了部分外部传感器的直接连接,脸色苍白,“直接观测会对低维意识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!”

赵明宇紧握双拳,指节发白,努力对抗着那种发自本能的、想要放弃一切、融入那片永恒宁静的诱惑(或者说,指令)。

陆凡闷哼一声,眼中混沌光芒剧烈闪烁,强行稳定住自身和方舟的“存在定义”。他的“混沌洞察”法则在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因为那里“无物可察”,洞察的目标是“空”,是“无”,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。灵魂道伤传来撕裂般的剧痛,但他不能退缩。

“这里……就是终点吗?”他喃喃自语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并非因为恐惧,而是因为面对这超越理解范畴的“终极”,产生的本能敬畏与认知冲击。

然而,就在这极致的虚无与压抑之中,陆凡那挣扎运转的“混沌洞察”,却在那“归墟”完美光滑的“表面”,捕捉到了一丝……极其极其微弱的、不和谐的“涟漪”。

那涟漪并非物质或能量的波动,而更像是一种……“逻辑的疤痕”?或者说,是某种东西,曾试图抵抗这终极的“无”,在其上留下的一丝几乎被彻底磨平的“印记”?

这丝发现,如同在绝对零度中点燃的一星火花,微弱,却瞬间驱散了部分那令人窒息的虚无感。

归墟,并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它可能并非自然的造物。

而那丝抵抗的印记,是否意味着……曾经有存在,试图挑战这终极的终结?甚至,可能留下了什么?

方舟悬停在距离那“无”之边界尚有一段安全距离的虚空中,不敢再前进分毫。

沉渊已现其形,但那最深层的秘密,依旧隐藏在那片吞噬一切的“无”之后。

而那一丝微弱的“涟漪”,成为了照亮下一步方向的关键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