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共鸣壁垒的进化(2 / 2)

艾琳娜的“月光稻”散发出的规则偏转波动,被放大、编织,在壁垒的某个区域形成了一片不断变化的“生命光谱迷彩”;

“棱镜会”成员那经过淬炼的、锐利而多样的思维频率,被调和成复杂多变的“集体意识干扰场”,如同在信息流中投入了无数面棱镜,折射出光怪陆离的认知图像;

那段进化后的“混沌代码”,其核心算法被提取,融入到壁垒的底层规则库中,使其部分结构具备了自我演化、产生逻辑悖论的能力;

甚至包括来福的月焰净化特性、冷月璃的冰夷之力、蓬莱商会提供的远古星图碎片中蕴含的失落规则……所有能被调动的、具备独特规则特性的力量,都被小心翼翼地提取出一丝韵味,融入到这个庞大的“表演体系”之中。

整个地球文明,在“盖亚之心”的串联下,仿佛一个巨大的交响乐团,而陆凡,就是那个站在虚空中的指挥家。他以“混沌洞察”为指挥棒,引导着亿万种不同的“声音”——有序的、混乱的、理性的、感性的、古老的、新生的——共同演奏着一曲永不停歇、且永远在变奏的“文明交响曲”。

“永恒镜廊”的探测波再次袭来。

这一次,它遭遇的不再是简单的抵抗或偏转。

它“看”到的,是一个在下一刻就自我否定的物理常数;

它“听”到的,是一段旋律优美却蕴含数学悖论的文明赞歌;

它“感知”到的,是一个个体的意识波动在百分之一秒内,从绝对的理性跳跃到极致的情感,又从情感的巅峰跌入虚无的沉思……

它试图建立模型,但模型刚刚成型,基础的假设就被新的数据流推翻。它试图寻找规律,却发现所谓的规律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规律。它那基于绝对逻辑的“观察”,第一次陷入了信息的泥潭与逻辑的迷宫之中。

探测波的频率开始出现紊乱的征兆,其强度虽然依旧,但那种精准而冰冷的“针对性”明显下降了。它仿佛一个试图解读天书的学者,面对着一本每一秒都在自动重写、且内容前后矛盾的天书,陷入了某种“卡顿”状态。

“成功了!‘千面壁垒’起效了!”指挥中心里,爆发出短暂的欢呼。

但陆凡却没有丝毫放松。他能感觉到,外部的压力并未减少,反而以一种更厚重、更磅礴的方式持续着。“永恒镜廊”并没有放弃,它只是改变了策略,从“精准解剖”变成了“信息洪流覆盖”,试图用更庞大的数据流来强行冲刷出真相。

这是一场消耗战。是地球文明集体意识的精神力,与一个高维观察者近乎无限计算资源之间的对抗。

“不能松懈!”陆凡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遍所有关键节点,“‘千面壁垒’需要持续的能量和‘表演力’!所有‘压力腔’保持活跃,所有接入者,保持你们思维的‘活性’与‘独特性’!我们的每一个念头,都是构筑这面永恒迷墙的一块砖石!”

他抬起头,目光仿佛穿透了战舰的甲板,直视那无形的高维存在。

“来吧,看看是你先耗尽我们的‘变量’,还是我们先让你的‘逻辑’陷入永恒的迷茫!”

“共鸣壁垒”光华流转,亿万规则幻生幻灭。

文明的舞步,在生与死的钢丝上,愈发显得……绚烂而不可方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