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一个镶嵌在岩石中的、直径约三米的圆形平台,材质与“共鸣水晶”类似,但颜色更深,近乎漆黑。平台表面刻满了与水晶内部结构相似的、流动的几何纹路,中心有一个凹槽,其形状大小,正好与陆凡手中的“共鸣水晶”碎片吻合!
这是一个……接口?或者说,一个激活装置?
“要试试吗?”同行的侦察队长警惕地环顾四周,这片空域除了漂浮的碎石,寂静得可怕。
陆凡看着手中的水晶碎片,又看了看那个古老的平台。来福用鼻子轻轻拱了拱他的手,传递过来一种催促而非警告的情绪。
“保持最高警戒。”陆凡下令,随后深吸一口气,小心翼翼地将那块“共鸣水晶”碎片,放置在了平台中央的凹槽内。
严丝合缝!
就在水晶嵌入凹槽的刹那,异变陡生!
整个暗红色平台猛地亮起,那些流动的几何纹路如同被注入了生命般,爆发出柔和的、水波般的蓝色光辉!光芒迅速蔓延至整个小行星的表面,无数隐藏的纹路被点亮,使得这颗巨大的星体在黑暗中仿佛一颗苏醒的眼睛!
与此同时,一股远比之前清晰、庞大无数倍的信息洪流,如同决堤的江河,顺着水晶与平台的连接,汹涌地涌入陆凡的意识,并通过他连接的“盖亚之心”网络,瞬间共享至整个“远航者”号!
不再是破碎的低语,而是一段相对完整的、充满了古老沧桑感的“记忆回响”!
他们“看”到了一个早已消逝在时间长河中的文明——**“星语者”**。
这是一个以星辰为媒介、以引力波为语言、遨游于星海之间的古老文明。他们不建造巨大的舰船,而是将自身的意识与特殊的“星语水晶”(即共鸣水晶)融合,化身于宇宙的潮汐与辐射之中,倾听星辰的诞生与寂灭,记录文明的兴衰与传奇。他们是宇宙的吟游诗人,是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知识的保管者。
然而,即便是这样近乎与世无争的文明,也未能逃脱“牧者”的阴影。回响中显示,“星语者”并非被直接“修剪”或“抹除”,他们察觉到了“牧者”及其背后“主宰”那旨在让宇宙归于死寂的终极目的。为了保存他们所见证的、宇宙亿万年来的“动态”与“可能性”的记忆,避免这些宝贵的“歌谣”被永恒的静默所吞噬,“星语者”文明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——他们主动将自身文明的集体意识与知识库,分散封存于遍布银河的、特殊的“星语碑”(即类似眼前的平台)之中,并将激活的“钥匙”——“星语水晶”碎片,散播到宇宙的各个角落,期待后世有缘的、同样珍视“动态”与“可能性”的文明能够发现,并继承他们的遗志。
而他们最后记录下的、最强烈的警告之一,便是关于 **“沉默的观测者”**——那是一群比“牧者”更加古老、更加隐秘的存在,它们不干涉,不收割,只是冷漠地观察着宇宙中一切文明的生灭,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最终的“结果”。即便是“星语者”,也对它们的起源和目的知之甚少,只知道它们的存在,本身就可能与宇宙的终极命运息息相关。
信息洪流缓缓减弱,平台的光芒也逐渐黯淡下去,最终重归沉寂。那颗“星语水晶”碎片也失去了所有光泽,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,化为一块普通的石头。
陆凡将其取下,握在手中,感受着那份跨越了亿万光年时空传递而来的沉重与希冀。
他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(尽管已逝)留下的遗产,更得知了宇宙中可能还存在着比“牧者”更加古老和神秘的观察者势力。
“星语者”的知识库浩瀚如烟,虽然大部分仍处于封存状态,需要更多“钥匙”和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完全解锁,但仅仅这惊鸿一瞥,已经为“远航者”号,为地球文明,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宇宙图景的大门。
他们不再是孤独的挣扎者。他们行走在一条由无数先行者用悲歌与牺牲铺就的道路上。
带着这份沉重的收获与更加明晰的使命,“远航者”号的航程,拥有了新的坐标——不仅仅是空间上的,更是文明传承与责任上的坐标。
星海的低语,从未停止。而他们,终于开始学会倾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