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织法者的回响(1 / 2)

摆脱了活体星云与“牧者”巡逻舰队交锋的空域,“远航者”号沿着“潮汐星路图”标示的次要支流,沉默地航行了数日。舰体内外,紧张的气氛并未完全消散,反而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警惕。引擎的损伤需要时间修复,而那片活体星云所展现的、足以正面抗衡甚至压制“牧者”舰队的恐怖力量,以及其背后代表的、宇宙中存在的各种难以理解的“变量”,都在提醒着他们自身的渺小。

“导航官,我们距离目标坐标还有多远?”陆凡站在舰桥,望着主屏幕上那条蜿蜒在星图间的、由星光的潮汐勾勒出的路径。

“按照当前航速,预计还需四十八标准时,舰长。”导航官精确汇报,“另外,根据星图标注和我们的探测,目标区域附近存在一个……异常稳定的时空结构,不像自然形成。”

“异常稳定?”苏文瑾抬起头,“在经历了‘引葬者’的引力乱流和那片活体星云之后,听到‘稳定’这个词,反而让我有些不安。”

她的预感很快得到了印证。

当“远航者”号小心翼翼地驶出曲率通道,接近目标坐标时,呈现在他们眼前的,并非预想中的行星系、星云或者任何常规天体,而是一个……巨大无比的、由无数规则几何晶体构成的、仿佛悬浮在虚空中的蜂巢状结构。

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,通体呈现出一种暗哑的银灰色,表面光滑如镜,反射着遥远星辰的微光。其结构之精密、规模之宏大,远超人类任何造物,甚至让“远航者”号在其面前都显得如同模型般微小。最令人惊异的是,探测器显示,这片空域的空间结构稳定得不可思议,仿佛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强行“锚定”和“抚平”了,连“牧者”那种无处不在的背景空间涟漪在这里都变得极其微弱,近乎消失。

“能量读数……近乎于零。没有生命反应,没有辐射,没有任何活动迹象。”科学官报告着,声音带着困惑,“它就像……死了一样。或者说,从未活过。”

“风格识别,”陆凡沉声道,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巨大的几何结构,“与我们获得的‘织法者’数据碎片中记载的某些基础结构单元,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九十。”

“织法者?!”赵明宇一惊,“这里是‘织法者’的遗迹?”

“恐怕不止是遗迹。”苏文瑾调出了深空扫描图像,放大了那蜂巢结构的局部,“看这些晶格单元的排列方式,以及其内部隐约探测到的、处于绝对休眠状态的逻辑回路……这更像是一个……未被激活的‘哨兵阵列’,或者一个庞大的……‘数据库’?”

就在这时,异变再生!

似乎是“远航者”号的靠近,触发了某种沉寂已久的机制。那巨大的蜂巢结构表面,一块大约数公里见方的晶格单元,突然如同被点亮的屏幕般,泛起了柔和的白光。白光迅速勾勒出一个复杂的、不断流动变化的几何符号。

紧接着,一道平铺直叙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、仿佛机器合成的信息流,以多种已知的宇宙通用信息编码方式,直接投射到“远航者”号的通讯接收器上,并在主屏幕旁同步翻译成文字:

“检测到未知访客。识别信息库对比……无匹配记录。非‘牧者’序列,非‘收割者’附属单位。检测到微弱‘织法者’核心科技波动(指向曲率引擎及逻辑编译单元),检测到未知高维意识连接(指向盖亚之心网络),检测到非逻辑兼容性混沌变量(指向陆凡及宠物)。综合判定:具备初步接触资格。”

“启动‘回响’协议序列-7。开始信息灌注。”

没有任何询问,没有任何警告,庞大的、海啸般的信息流瞬间涌入“远航者”号的数据库和与数据库连接的所有分析终端!其信息量之大,远超之前在月球基地破解的那些数据碎片,而且更加系统,更加完整!

“信息流过载!防火墙正在被冲击!”

“是科技资料!大量的基础科学理论!材料学!能量操控!还有……关于‘牧者’的分析数据!”

“小心逻辑陷阱!按照之前经验,织法者的信息中必然埋藏着同化陷阱!”

苏文瑾和她的团队立刻进入高度戒备状态,调动“盖亚之心”的混沌算法和所有计算资源,试图引导、过滤这庞大的信息流,同时警惕任何可能隐藏的、旨在将接收者思维逻辑化的代码。

然而,这一次,信息流虽然庞大,却显得异常“干净”。那些曾经在碎片中发现的、隐晦的逻辑扭曲和思维诱导陷阱,在这里几乎不存在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……近乎于“遗嘱”般的、冷静而客观的陈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