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可以。”她点头,“以后你在台上的每一秒,我都会听。不是找错,是看你能走多远。”
这句话落下来,我心里某根绷了很久的弦,松了一点。
我们都没再说话,一起往走廊另一头走。脚步节奏不知不觉同步了。经过监控室门口时,值班的技术员抬头看了我们一眼,又低头继续记录数据。没人觉得奇怪,也没人特意关注。就像这种并肩而行,本就是正常的样子。
走到分岔口,她往左,我去右。
“姜美丽。”她忽然叫住我。
我转身。
“你昨天改的那段桥段,升调处理得很好。”她说,“我听了三遍,终于明白为什么关毅坚持要用你的版本。”
我没料到她会这么说。那是个很小的调整,只有熟悉编曲的人才能听出来。
“谢谢。”我答。
她点点头,走了几步又停下,“还有件事。”
我等着。
“下周的评审会,你要提交最终版deo吧?记得提前测试监听系统。上次的问题虽然小,但会影响评分细节。”
我怔了一下。这不是提醒,是经验分享。
“我会注意。”我说。
她没再多说,推开楼梯间的门离开了。
我站在原地片刻,转身走向自己的排练室。推门前,从包里摸出那张写满笔记的乐谱。翻到最后一页,在之前的那句“曾经的敌人,也可能成为第一个听见你真实声音的人”
**“当对抗停止,回响才真正开始。”**
笔尖收势时,墨水再次滴落,落在“开始”二字上,慢慢渗进纸纤维里。
我将乐谱夹回文件夹,推门进去。房间空着,琴盖合着,桌上有杯还没喝完的温水。我坐到钢琴前,掀开琴盖,手指落在中央c的位置。
第一个音弹出去的时候,门外传来脚步声,由近及远。我没有回头。
琴键上的手指微调位置,准备进入主旋律。
阳光斜照进来,落在黑白键交界处,把影子拉得很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