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况且……”秦文用迟疑片刻,“如今国势已非昔日可比……”
“凉国公一支,现正远征西番、陕州、山西诸边,镇守要隘以御外夷。此前圣上曾提及西域军务,此次变故,凉国公等人恐难驰援!”
“即便快马传讯,最早也需半月方能得悉……”
“而眼下局势动荡,一夜之间,或可翻天覆地!”
话音未落。
解缙豁然醒悟,正欲开口。
便在此刻——
“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……还有六部几位大人!”
“殿下召见!”
突兀间。
一名小宦官自侧门奔出,声音颤抖,满是不安。
几位重臣一听点到自己名号,立刻起身欲行,尚未来得及询问详情。
却见那小宦官又补充道:
“对了,翰林院齐大人、方孝孺方大人、练子宁大人……殿下皆有请!”
此言既出。
百官先是一静。
旋即,哗然四起!
“殿下意欲何为?”有官员厉声质问!
“诸位大人无需惊忧,殿下心中挂念国事,特召几位入宫,商议紧要政务!”
齐泰与方孝孺对视一眼,神情皆显振奋。
就在片刻之前,众人表面谈笑,实则已悄然交换过密语。
话题所及,无非是皇上的安危、太子的归期,以及当下大明江山——究竟由谁执掌中枢,方可稳住局势。
一番私议告终,所有人心中所系,已然悄然聚焦于一人身上。
而此刻——
“二皇孙殿下仁厚孝悌,自幼蒙皇爷与太子悉心教诲!”
“如今大明骤临危局……”
“太子下落未明……此等变故,百姓岂能不心生惶惧?”
“京师不宁,则天下万民永无安枕之日!”
“你我身为士林翘楚,饱读圣贤之书,本当挺身而出,担当重任!”
这是齐泰的陈词。
方孝孺则怒声疾呼:“格物!格物!”
“格的是何物?”
“也该让那些旁门左道见识见识——在我大明存亡之际,何为真正救黎民于水火的正道!”
“左手扶正社稷!”
“右手诛戮奸佞!”
此言既出,齐泰心头顿生激荡。
他蓦然忆起——
那场帝王与群臣共梦的奇异时刻,曾窥见大明未来的命运轨迹!
“本该如此!”
“本该如此啊!”
他心潮澎湃,希望如烈火燃起。
就在此时,小太监的声音再度传来。
齐泰心中一喜:“看来二皇孙已然觉醒,深知此时不应沉溺悲痛!”
他暗自思忖,脚步却毫不迟疑。
转瞬之间,凡二品以上官员,连同翰林院诸学士,
皆随那小宦官缓步前行,直入东宫。
甫一踏入宫门,只见朱允炆孤身立于庭院之中,目光呆滞,恍若失魂。
察觉众人到来,他猛然回首,面容惨淡,声带哀音——
“诸位,皇爷爷踪迹全无,父亲亦不知去向!”
“境外刀兵不息,境内突生巨变!”
“试问:我大明,将何去何从?”
此语一出,詹徽双目微缩,茹瑞先是一怔,继而勃然作怒,刑部尚书杨靖神色变幻莫测,工部尚书秦文用心头猛震,脸上愁云更重。
然而,尚未待众人开口回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