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!
依旧无!
整整大半日,几乎将钟山上下翻遍,但太祖皇帝,竟如人间蒸发,杳无踪迹。
仿佛……凭空湮灭一般。
“圣上失踪,太子亦不见踪影……如今国本动摇……”
就在此刻。
终于有人按捺不住,欲启唇言说。
却被茹瑞凌厉目光一扫,顿时噤若寒蝉。
那点刚掀的波澜,顷刻被强压下去。
然而。
纵使六部高官,在此非常之时也难有绝对威信压制百僚。
右都察御史品秩与六部尚书相当,更因监察之责,向来居于百官之上,无形中更具威慑。
“詹尚书,我大明近年战事不断……”
“西蜀未平,陕州告急,山西动荡,北平边患未息,四方藩夷亦蠢蠢欲动!”
“今日陛下亲迎皇太孙归京之事,早已传遍全城。”
右都察御史乃一蓄山羊胡的老者,年近六旬,风骨清癯,兼具儒士风雅与政坛果决。
言毕,环顾群臣,正色道:
“今上遇刺之讯,一旦外泄,必将以十倍之速传遍天下……”
“诸位!”
“大明,危矣!”
话音未落,他便高声疾呼:“国不可一日……”
“柳大人!”
恰在此时,兵部尚书茹瑞厉声打断,令其无法将那禁忌之语说出。
后者面色冷峻,周身弥漫着难以言喻的威压。
“此时议此大事,为时尚早!”
“或许明日太子闻讯即归,或许……我大明洪武天子自有神佑!”
翰林院中,方孝孺与齐泰对视一眼。
自午时以来,二人历经惶惑迷惘,此刻心中已悄然酝酿出层层谋划。
但眼见诸臣争执不休,纷乱无主。
他们心知。
这钟山行宫之中,绝无答案可寻。
于是齐泰心头一动,立即开口:
“诸位大人,当务之急,乃是即刻返回京城。此事关乎社稷安危,情势紧迫,非几位便可决断!”
“终究,须听皇家旨意才是!”
“皇家”二字出口。
人群中的“解缙”,脸色猛然一变。
从太祖出事那一刻起,所有人便心照不宣——
大明的天,终究要变了。
此次。
詹徽联合茹瑞,有意拖延,直至黄昏前仍未撤离,不过是在赌那个“万一”!
但是!
至今仍无任何音讯。
已不容再留。
城外之地,他们尚可用朝臣身份号令群僚;
可一旦踏入京城——
便不同了!
大明!
终究是帝王专权,皇室独尊!
朱家,仍有血脉存世!
一旦返回,恐怕真正的巨变,将远超所有人的想象。
詹徽眉头紧锁,神情异常凝重,几乎本能地想要拒绝。
然而——
“詹大人,无论怎样,我等身为臣子,食君之禄,自当为君分忧!如今京城民心不安,动荡难定,确实该回去了!”左都察御史沉声开口。
一旁,右都御史亦默默颔首。
紧随其后,新任礼部尚书、刑部尚书,以及数位左右侍郎纷纷附和。
就连户部尚书也低声劝道:“詹大人,是时候回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