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语落下,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惋惜。
欣喜与不甘交织,胸口起伏不定。
突然!
朱元璋猛然抬头,双目圆睁,仿佛顿悟天机。
他仰望屋顶,手指苍穹,朗声大笑:
“天不负我!”
“儿子——”
“那飞天之法,朕已参透!”
刹那间,朱标眼中光芒迸射,如星火燎原!
就在父子相视而动容之际。
南直隶通往应天府的官道上,尘土飞扬。
驿站快马连环奔驰,八百里加急疾驰而来,蹄声如雷。
格物院深处一间密室。
烛火摇曳,映照着案上那张宣纸。
两张地图并列其上,清晰分明。
“常氏在此。”
“雄英在此。”
朱标指尖划过纸面,语速急促:
“玉瓶隐秘,藏有最终线索。”
“这处模糊之地,依比例推算,应在江南腹地,极可能是杭州一带。”
“而雄英的位置,锁定钟山。”
“可她的路线,至此中断,再无延伸。”
他盯着图纸,眉头紧锁,神情焦灼。
朱元璋静静听着,看穿了儿子心底的迫切。
片刻后,缓缓道:
“既然心意已决,何不即刻动身?”
朱标愕然抬首,满脸错愕:
“父皇?您说……现在就走?”
“嗯。”
朱元璋点头,目光深远。
“这布局,这般巧思……怕又是那两位道人所为。”
老爷子早已不再追究那些无法解释的异象,只觉得这一切都与朱雄英当年提到的“那两位道人”脱不开关系——蜉蝣与红梅。
那场梦揭示了未来的片段。
自那时起,他们便对种种反常之事习以为常。
如今也一样,眼前的两幅地图残缺不全,却没人提出疑问。
他们直接接受了其中内容。
老爷子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,几乎能听见他心底的犹豫。
于是抢先开口,把话说到前头。
“还等什么?”
“你二弟当年下江南,行事太过急躁,手段也狠。”
“那边是大明根基所在。”
“你身为太子,正该走这一趟,一面查看财政三策是否落地,一面替你二弟安抚民心。”
“从前用的是猛药,现在该换温和手段了。”
“此去,公事要办,私心也可安。”
计划在老爷子脑中已然成形。
朱标仍有些迟疑。
“可是……雄英说过飞空之事……”
“不过是孔明灯罢了。”朱元璋目光落在另一张地图上。
“你看,这张图到这里就断了,没有后续。”
“显然,行至这处地段,便需借助空中手段继续前行。”
“只是……”
“要造出能载人的大灯,还不知要多久。”
“短则数月,长则一年。”
“你此行江南,既为政务,也可顺道了结这些日来的牵挂。”
每一环,老爷子都已替他思量周全。
“待你心境无缺……”
“咱才能安心交出手中的江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