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王!父王!出事了!大事不好!”
朱高炽喘着粗气冲入房中,身形笨重,满头是汗。
朱棣眉头一锁。
“北元残部又来了?”
“他们这次手段极毒,竟将染病的牛羊尸体,尽数投入草原各部的主要河源!”
“我们新建的四座商镇……”
“百姓纷纷腹痛如绞,头晕目眩,倒下一片!”
“什么?”朱棣霍然起身,徐妙云亦震惊失色。
“商镇驻军何在?”
“军医可查清病因?”
朱高炽呼吸一滞,面容失色。
声音微微发颤,几乎要落下泪来。
“怕是……出了大事。”
“恐怕是疫症蔓延。”
“疫症?”
“真是歹毒!”
朱棣霍然站起,脚步已朝门外迈去。
在北疆征战多年,他对草原部族的狠辣手段早已了然于心。
水源一旦被染,死畜沉入河中,人饮之即病。
腹痛、高热、倒地不起,屡见不鲜。
以往明军远征,皆自带粮水,以防此类诡计。
这是行军铁律,也保障了战力不衰。
可此次不同,京中信使急报,催促建镇安民,他便全力推行“四永”重镇之策。
令牧民定居,设市通商,本为长治久安。
谁料局势竟恶化至此?
“好一个斩根断脉的毒计!”
“牵马,我要亲赴永富镇。”
朱高炽应声欲随,却半途折返。
“父亲,您若亲往,万一沾染病症……”
“住口!”朱棣眉头紧锁。
略一沉吟,又道:
“你与你母亲留下,我去查看实情。”
“到底是饮水所致,还是真有瘟疫流行。”
话音未落,人已迈步而出。
徐妙云快步上前,指尖攥住他衣袖一角。
“求您小心。”
朱棣回头一笑:“我命硬得很。”
“老爷子让我建这四镇,才刚起步,岂能就此作罢?”
徐妙云终是松手。
就在朱棣即将踏出门槛时,她忽然开口:
“王爷,此事……会不会与方才提到的那人有关?是否早有预谋?”
朱棣身形一顿。
“你说朱允炆?”
他轻笑一声,“怎可能如此凑巧。京城与此千里之遥,他纵有心思,也难至此。”
“可若他不知情,却是他人借势而为呢?”徐妙云低声道。
朱棣眼神骤冷,随即舒展。
“莫要多想。是我们疏于防备,本该早做提防。”
“不过……这些北元残部,的确阴魂不散。”
言毕,大步离去。
两时辰后,朱棣抵达边关首座商业重镇。
当年太祖下令筹建边贸,他以“永”字为首,取“富足安康”之意,命名四镇。
其中“永富镇”为首镇,倾注心血最多。
当初设想通商的郝连三部牧民,便聚居于此地。
他曾多次踏足此地。
街巷间已显露出市井喧嚣的轮廓。
来自大明各处的商贾云集于此,争相收购牧民带来的牛羊,收购价往往比本地高出三成到五成。
同时,大明还向这些边陲要地输送“茶叶、布匹、粮食”等物。
起初,交易仍停留在“以物易物”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