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?”齐泰轻声唤道,眉宇间透着忧虑。
朱允炆没有回应。
“殿下?二皇孙殿下?”
齐泰提高了嗓音。
朱允炆这才抬眼,目光如冰。
“你们可曾见过,皇爷爷一旦定下旨意,还会更改?”
他缓缓开口,“那话已出,便是铁律。”
“何况,这件事早已成了大哥归来的‘必经之路’。”
“再谈什么新学,不过是徒劳。”
此时的朱允炆,语气沉稳,眼神锐利,全然不像往日模样。
“你们都回去吧。”
他轻轻摆手,语气不容置疑。
“新学之局,我们已无胜算。”
“眼下让你们聚集在此、争论不休的,恐怕只有一个念头——”
“那就是那能飞的东西?”
“人无羽翼,如何腾空?”
“所以,格物院最大的难题,从未被破解。”
“你们心里还存着侥幸,觉得这等荒唐事,终会被皇爷爷否决。”
众人听了,纷纷点头。
朱允炆却忽然冷笑,摇头道:“别想了,不可能。”
“难道殿下真信,世间有能飞之物?”齐泰脸色骤变。
“信不信,重要吗?”朱允炆嘴角微扬。
“关键是,皇爷爷已经信了。”
“这些日子,你们也看得清楚,大哥从不做无把握之事。”
他顿了顿,吐出一口长气。
“我听闻,此前几次疑难,皆是我那位大哥,托梦于三弟才得以解决。”
“你们当真以为,全天下的人都想不到?”
“他就想不出?办不到?”
这一刻,朱允炆敏锐得可怕,仿佛换了一个人。
“二殿下……”众人察觉异样,心头震颤。
“都走吧。”
朱允炆挥手断然下令。
众人神情黯然,脚步沉重。
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冷漠震慑住了。
“殿下!”
朱允炆面无表情,语气冰冷,似已彻底放弃。
“请回吧,皇爷爷既已决断,便不会再改。”
方孝孺失声喊道:“殿下!还有机会!他们绝不可能飞上天去,这简直是妄言!”
话未说完,朱允炆已转身背对。
显然,他已无意再听。
刹那间,空气凝滞。
众人面面相觑,悲从中来,只得默默离去。
有人摇头叹息,有人眼中含泪,似坠深渊。
“今日,学统崩塌,道统断绝。”
“科举之亡,始于此刻,是我们负了先贤。”
“若他日见列祖列宗于黄泉之下,请莫责我等无能。”
最后一句,出自方孝孺之口,低沉而哀恸。
众人泪光闪烁,心如死灰,仿佛天地尽暗。
唯有齐泰站立原地,心如刀割,满腔不甘。
送别宾客之后,他径直走向朱允炆。
眼神复杂难辨。
朱允炆确实不同往日,面对这般风波,不再手足无措。
已有了几分沉稳与算计。
“殿下,您当真……”齐泰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。
朱允炆沉默良久,才缓缓开口。
“齐先生,非常之时,须行非常之事。”
“皇爷爷不会因几句反对之声,就停下‘格物’之举。”
“所谓新学?你我不明其意。”
“于是只能步步退让。”
朱允炆双目微敛,目光如刃,直刺齐泰。
“可我,不想再守。”
齐泰心头一震,未解其言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