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5章 吾即将重返京城!(1 / 2)

“如今,整个大明京师上下,想必皆已知晓……”

“因某些缘故,吾长久未能露面于朝野之间。”

话音未落。

先前尚在议论纷纷的人群瞬间静默。

手中事务纷纷停下,目光齐刷刷落在朱雄英身上。

朱允熥猛然抬头,瞳孔微缩,旋即似悟到了什么,眼中骤然亮起难以掩饰的喜色。

朱标神情微颤,已然明白儿子将要说出何等话语。

人群深处,老爷子猛然回首,眼眶泛红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。

反观朱允炆、齐泰、方孝孺等人,脸色齐齐发白,神色剧变。

“正是!”

“接下来我要说的——”

“便是吾即将重返京城之事!”

重返京城。

四字出口,全场如凝固一般,无人言语,唯有呼吸轻响。

关于朱雄英的传闻,

自“雄鹰盛典”之后便从未断绝。

这位皇长孙的存在,早已成为京中热议的话题。

各种说法纷至沓来。

曾有人坚信,正如某位老祖所言,此人命格已绝。

可后来接连推行的“军制革新”、“万顷良田”之举,让此类流言悄然退散。

时至今日,随着两项国策相继落地,一主内政,一谋外疆,朝野上下渐渐达成默契:

皇长孙并非不在,而是受困于某事,只能隐身幕后,执掌大局。

即便此刻他亲临现场,人们仍因过往种种而心存疑虑。

未曾料想,他会在此刻亲口揭开谜底。

回归大明!

这一念头刚浮现,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。

站在中心位置的文武百官,神色瞬息万变。

皇长孙朱雄英!

不论《皇明祖训》中那句“嫡长者当立为储君”,还是他近日展露的才略与对江山社稷的贡献,

都足以令人信服。

哪怕今日太祖立刻传位,太子暂摄国政,随即册立朱雄英为监国太子,统御天下,怕是也无人敢出一声异议。

其出身无可挑剔,功绩赫然在列,才干更是举世无双。

刹那之间,无数炽热的目光汇聚于一人之身。

所有人都屏息以待。

“重返京城?”

“雄……雄英,莫非不是现在?”

朱标原本想追问为何不能即刻现身。

念头刚起,便被他压下,转而抓住关键。

“何时现身?又该如何?”

此时。

方孝孺、练子宁等人神色微变,连同朱允炆在内,皆是一震,随即收敛神情。

皇长孙现身大明,乃是大事。

依常理,他们应与太子朱标一般,至少如百姓般流露震惊与欣喜。断然不可显露忧虑、烦乱或惧意。

否则便是自寻死路。

须知。

老爷子自听闻“皇长孙”之事,日思夜想,牵挂不已。

若让他察觉有人不愿大孙现身,必触其雷霆之怒。

早些年时,对方孝孺、练子宁等人而言。

皇长孙归来,本是良机。

方孝孺甚至可凭十年前师徒之谊,顺势步入权力中枢。

如今却不同。

几人心潮翻涌。

皇长孙迟迟不现,朝局已渐对他们不利。

倘若真回来了——

看今日气势,分明是要亲掌朝纲。

难道往后数十年,大明真要彻底奉行“格物院”的那一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