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到底是什么?”
“未见火星,怎会起火?”
“不见火种而掌心焦灼,莫非是从天上取下的火?”
“这莫非便是所谓‘运用’?”
“皇长孙方才所言,对太阳的驾驭?”
“嘶——”有人倒抽冷气,“若真能操控日光,岂非与仙人无异?凭空生火!”
“可……世间怎会有此奇术?难道这就是格物之法?”
议论四起,震惊蔓延。
“切记!皇长孙方才亲口说过,此乃凸透镜之力!”
“若有两片相叠,便可窥千里,谓之‘千里眼’!”
“能视千里之外,乃至星辰?”
“这不是凡人所能为!”
惊叹之声接连不断,众人面面相觑,争相诉说眼前所见。
此时,无数视线汇聚于一人身上。
朱雄英神色平静。
但他的声音清晰传开,人人可闻——
“此即格物。”
“非神仙法术,而是寻常之道。换作在场任何一人,皆可引火燃叶。”他指向一旁树下,枯叶堆积。
“大哥!你的意思是,我也可以?”
朱允熥瞪大双眼,满脸不可思议。
“自然。”
话音刚落,朱雄英已将手中水晶抛出。
“你来演示一遍。”
朱允熥迅速应声,拾起一片干枯的落叶,俯身蹲下,着手操作。
“把光线聚到一处,其实并不复杂。”
朱雄英轻声提示。
朱允熥精神一振,依言而行。片刻之后,一缕黑烟缓缓升起。
众人眼前景象骤变,无不愕然。
与先前朱雄英以掌心对齐泰施术不同,这次树叶燃烧清晰可见,且换作另一人完成。
“竟然真的点燃了?”
“真是那块水晶片的功效?”
“这么说来,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?”
人群之中,议论四起,眼神中燃起热切的光。一位老者双目微亮,眉宇间浮现出沉思之色。
“允熥,让我也试试。”
话音未落,朱标已走近前来,神情肃然。
有些事,未曾目睹便无从想象;可一旦亲眼所见,思绪便如潮水般涌来。
若能驾驭日光之力,再由大明匠人加以推演、实践……
未来是否将诞生前所未有的器物?
正是如此!
他脑海中浮现的,正是方才朱雄英提及的“千里眼”。
不久之后,火焰在朱标面前跳跃升腾。
他的神色愈发震撼。
“难道今日,《两小儿辩日》留存两千余年的谜题,竟就此揭开?”
朱标低声呢喃,威仪自生,周身气度令人不敢直视。
此时此刻,无人敢在事实面前否认其真。
“雄英!”
“你刚才说的‘千里眼’——”
朱标难掩心中激动。战场之上,先敌一步洞察远处动静,往往决定胜负。
而大明边患犹存,若有此物,远胜寻常探哨。
“正是我手中之物。”
朱雄英从容取出袖中长筒状器具。
“以此物望向前方,视野可及更远之地。”
朱标急忙接过,举至眼前,凝神望去。
顿时心头巨震。
“果然不虚!果真如此!”
“这……这是望远镜!它能拓展视线,放大景物。若透光更佳,所见必将更远!”
此时,所有目光皆汇聚于朱雄英一身。
至此,格物之学的第一声名,已然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