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,朱雄英缓缓举起手中的透明晶片——
确切地说,是一枚凸面镜。
阳光穿过镜面,汇聚成一点,精准落在齐泰掌心之上。
刹那间,焦灼感传来。
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。
阳光穿过透明的镜片,汇聚成一束极细的光点,温度足以让物体冒烟起火。
大明此时并无“摄氏度”这一说法,但热意真实可感。朱雄英心中清楚,齐泰撑不了太久。
念头刚落,他便举起凸透镜,对准天际的日轮,将光芒精准地落在齐泰的掌心。
那一点光斑起初微弱,仿佛无害。齐泰面色如常,回头向朱允炆轻轻一笑。
“皇长孙所说的光,就只是这般模样?”
见他语气轻松,还能言语讥讽,朱允炆心头稍安。先前那突然闪现的火光已令他惊惧,若再出意外,恐怕难以收场。
“齐先生当真毫无知觉?”他仍不放心,再度确认。
“殿下不必忧虑,区区一道光线,便是让我举上整日,也无妨。”齐泰声音平稳,手臂纹丝未动。
朱允炆终于松了口气。
这时,朱雄英开口:“六十息时限,方才过去一息。”
“趁此机会,我为诸位讲明刚才之理。”
他调整镜面,使光斑更小更亮,热力随之增强。
随后,他缓缓说道:“清晨日出,天地由暗转明。红日初升,光辉铺满长空。”
“人眼所见,便觉太阳庞大如盖。”
“这正是破晓时分的景象。”
“待到日头升高,天空彻底明亮,那两个争辩的小童便觉得太阳变小了。”
“并非太阳真的远近有变,而是视觉所致。”
“正如诸位眼前所见,原理相同。”
“此乃格物之学,确切而言,是物理中的‘光学’。”
话音略顿,他又继续。
“光学入门,先识光源。”
“凡你我目之所及,皆因光照射其上,物体反射光线,方能映入眼中,得见万物形色。”
众人聆听,虽不解其深,却已略有所悟。
此时,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齐泰身上。
忽然间,他掌心传来刺痛般的灼热,热度不断加剧,仿佛有炭火压在皮肉之上。
齐泰紧咬牙关,一声不吭。
“齐先生?”朱雄英察觉异样,立即发问。
方孝孺神色微变,朱允炆眉头紧锁。
齐泰强作镇定,仍试图开口:“皇长孙……老夫尚无感觉,这光学……”
话未说完,朱雄英已轻笑打断。
“不妨事,才三息而已。”
朱雄英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开口:“再谈谈那孩童所说的冷暖变化。”
“太阳初升时清凉,正午却酷热难耐,难道真是早晨太阳远、中午近?”
“并非如此。”
“真正缘由,在于光的照射方式。”
“清晨阳光斜洒地面,光线分散,热量传递有限;待到正午,阳光垂直而下,能量集中,大地温度自然攀升。”
“这才是早晚凉、午间热的真实道理。”
话音落下。
方孝孺等人面露狐疑,心中不信,正欲反驳。
“快瞧,齐先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