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话语如石投湖心,激起层层回响。
人们开始回忆:
“前些日子老刘家草垛失火,幸好是夜里,整片天空都被照红了。”
“可城东那场大火,发生在中午,若不是黑烟冲天,谁能知道出了事?”
七嘴八舌之间,现实与眼前景象渐渐重合。
仍有不解者低声嘀咕:“说了半天,这和‘两小儿辩日’到底有何关联?”
更有人按捺不住。
朱允炆眉头紧锁,终于开口:“大哥,我们也看了许久,是不是该切入正题了?”
闻言,朱雄英轻轻扬起嘴角。
目光沉静,反问一句:
“你们方才所见,难道不算正事?”
“到底是什么要紧事?”朱允炆刚要开口,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。他瞳孔一缩,仿佛意识到了什么,声音卡在喉咙里再也吐不出来。
方孝孺的目光骤然凝重。
谁能想到,一个看似寻常的举动,竟揭开了横亘两千年的谜题?
“运用呢!”齐泰猛地低喝,打断了沉默。
“看见了就是明白了么?早晚温差不同,难道光凭肉眼就能参透其中道理?”
他的胡须微微颤动,语气因激动而发紧。
“运用?”
朱雄英抬头望了望天。秋阳高悬,虽已入秋,热浪依旧灼人。
他默默从怀中取出那片薄如蝉翼的透明水晶。
“其实并不复杂。”
“齐先生可愿伸出手来,亲自体会一番太阳之力的用法?”
齐泰眯起双眼,随即冷笑。
“怎么,皇长孙真要让老夫见识奇迹?莫非是要驱使日头不成?”
话音未落,他已果断抬手,掌心朝上,毫无迟疑。
“不敢说驱使,但借几分光热,倒也无妨。”朱雄英顿了顿,忽然问道,“齐先生,能撑住多久?”
“这种小把戏……”齐泰放声一笑,“哪怕站到日落,又有何难!”
朱雄英嘴角微扬,脸上浮现出从未有过的神情。
“只要能坚持六十息,就算您赢。”
齐泰心头火起。堂堂儒臣,竟被如此轻视。可对方身份尊贵,他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压在心底。
只得硬声道:“殿下放心,臣尚未知天命之年,筋骨健朗,举个手臂而已,何足挂齿。”
周围百姓纷纷哄笑。
“皇长孙这是不信齐泰先生?”
“抬只手罢了,谁不会?”
“六十息?瘫在床上的人也能做到吧?”
“别担心,待会儿我们帮你托着胳膊便是。”
“今日算是长见识了,还能‘用’太阳?”
议论声四起。
朱雄英听在耳中,却不辩解。他知道众人误解了重点。
但他本就打算提出“按住手掌”的建议。
于是顺势说道:“既然大家热心,不如请一位学子帮齐先生稳住手臂,也好减轻负担。”
齐泰原想推辞。
转念一想,有人协助既能省力,在皇长孙面前也不至于太过孤立无援。便径直走到朱雄英面前。
“请齐先生摊开手掌。”
齐泰依言照做。身后一名学子上前,双手托住其臂膀,使其保持平举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