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此谜,当破!(2 / 2)

为首者竟是“朱允炆”。

齐泰、方孝孺、练子宁等人簇拥其后,韩林院众学士尽数到场。

就连衍圣公孔讷,听闻消息也匆匆赶来。

南北两派,壁垒分明,隐隐对峙。

前方空地铺满清石,临近秦淮,属官定要地。

虽不及国子监宏阔,但作为“格物院”初立之所,已具气象。

百姓云集,书生如潮。

因靠近最高学府,许多人眼中燃着热血与执念。

朱雄英唇角轻扬。

片刻之间,他已洞悉全局。

在众人眼中,“格物院”并非单纯讲学之地。

它意味着科举或将动摇,百工之业将被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如此剧变,自然激起千层浪。

格物院的匾额悄然悬挂于此,位置意味深长。

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意!

“看来,一场风波在所难免。”

朱雄英凝望前方,这场动荡由他亲手掀起,如今已成燎原之势。

忽然间,他的目光停驻在一处。

“《两小儿之辩》?倒有几分趣味。”

与此同时,人群骚动。

“怎会这么快?昨日才议定方向吧?”

“今日不仅榜文贴出,连匾额都挂上了……”

“莫非朝廷真要废了科举不成?”

议论如潮水般涌来。太子朱标却立于高阶之上,神色从容。

他环视四方,眉宇间不见波澜,语气温和,却字字如铁。

“今日之议,并非突生枝节。”

“自昨日朝堂一言落定,此局早已注定。”

“与其让百姓私下揣测,流言四起,扰动人心。”

“不如就此敞开门户。”

“在格物院尚未正式成立之前——”

“先以‘格物’二字,唤醒民智。”

“也让天下人看个明白:朝廷所图为何!”

朱标抬手一指天际,月光洒落肩头。

“格物之学,是探天地运行之律,究万物生成之理。”

“它是否有用?”

“两千年前,孔圣人东行途中,遇两童争辩日轮远近。”

“《论语》有言: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
“可这千古之问,千百年来竟无人真正解答。”

“今日——”

朱标广袖一扬,风动衣袂,太子威仪尽显于众目睽睽之下。

“自孤站在这【格物院】门前起——”

他声如洪钟:“此谜,当破!”

【格物院】

三字映入眼帘,朱雄英心头微震,瞬间明悟其中深意。

联想到系统第五阶段“国富民强”所需能量,眼下正缺火候。

而这场“两小儿辩日”的公案,或许正是开启百工复兴的第一道门锁。

更让他察觉的是,京城之中那股潜藏的能量,正缓缓汇聚,日渐充盈。

显然,已有成效。

至于最终能否成功……

朱雄英目光再次投向那幅景象。

《两小儿辩日》的问题,若放在后世,若无求知之心,查过资料的人也难说清楚。

多数人只知太阳远近与早晚无关。

但为何如此?

许多人依旧茫然。

可如今的大明,竟能解开此题?

他忽然记起,自己曾赠予这个时代无数典籍。

或许,真的有人从中寻到了答案。

即便如此,朱雄英仍不敢掉以轻心。

他决定暗中筹备,以防万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