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人间烟火故事集 > 第52章 空房里的陷阱

第52章 空房里的陷阱(1 / 2)

第一节:租房电话里的诱饵

胡慧兰的老花镜在泛黄的租房合同上滑了第三次,笔尖悬在 “月租金 3500 元” 的数字上,迟迟没落下。阳台的绿萝垂着枯黄的藤蔓,懒洋洋地扫过空荡的客厅 —— 这是儿子结婚搬去新房后留下的老房子,实木地板上还留着小孙子学步时摔出的浅痕,墙角的插座板上,还贴着孩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。她摸了摸口袋里的药盒,白色药瓶上 “胰岛素” 三个字泛着冷光,退休工资刚够覆盖基础药费,把房子租出去,才能给老伴多备几支进口药。

“喂,是房东胡阿姨吗?” 电话那头的男声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,背景里隐约传来地铁报站声:“北江路站到了,请乘客有序下车”,声音清亮又诚恳,“我叫李明,在网上看到您挂的租房信息,想租您北江路的两居室,长期租,价格好商量,只要房子干净整洁就行。” 胡慧兰的手指在听筒上捏出红痕,这是她在中介平台挂出房源的第三天,之前咨询的要么嫌租金贵,要么只租三个月,第一个来电就这么爽快,让她心里泛起了嘀咕,又忍不住生出期待。

挂了电话,胡慧兰赶紧加了李明的微信。对方头像是只吐舌头的柴犬,看着憨态可掬,朋友圈里全是租房相关的动态:“求租北江路附近两居室,适合一家三口居住,爱干净、不养宠物”“诚信租客,爱护房屋,可提供工作证明和身份证”。她往上翻了翻,看到李明三天前发的一条动态:一张地铁票根配文 “北江发展潜力大,想在这边定居,求靠谱房源”,定位赫然显示在她小区对面的便利店,距离不过两百米。

“阿姨,我现在在外地出差,没法当面看房,” 没过十分钟,李明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过来,屏幕里的青年穿着挺括的白衬衫,袖口别着支银色钢笔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看起来文质彬彬,“能不能麻烦您下载个‘邻里聊’App?我把身份证、工作证还有收入证明都传过去,咱们在上面谈租房细节,也方便留记录。”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,调出一个小众软件的图标 —— 浅粉色背景上画着个温馨的小房子,看起来像邻里社交平台,“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用的,安全得很,比微信传文件靠谱,还能加密。”

胡慧兰的手指悬在手机应用商店的 “下载” 键上,心里犯了嘀咕。儿子上周刚发的反诈短信还躺在收件箱里:“妈,陌生软件别随便下载,涉及身份信息和金钱的都要警惕,有事先给我打电话。” 可李明像是看穿了她的犹豫,突然举起一张房产证照片,镜头怼得很近,能看清红本本上的烫金字体:“房屋所有权人:李明”,地址在邻省的小县城,“阿姨您看,我在老家有房,不是骗子,就是想在北江找个安稳的住处,长期租,您放心。”

App 安装完成的瞬间,屏幕突然弹出一条刺眼的广告:“国际黄金定投,日收益 3%,保本保息,错过再等一年!” 胡慧兰皱着眉正要关掉,李明的消息弹了进来,还附带一张账户截图:“阿姨您别嫌烦,这是平台自带的广告,不过我最近确实在做这个黄金投资,收益还不错,刚好够付房租和生活费。” 截图里的虚拟账户余额后面跟着一长串零,红色的 “+5800 元” 当日收益格外醒目,像堆烧得旺的炭火,勾得人心头发热。

“我不懂这些投资,年纪大了,就想安稳点。” 胡慧兰的回复带着犹豫,指尖划过屏幕上的 “立即注册” 按钮,像碰到了烫手的烙铁。茶几上,老伴的胰岛素盒子摆得整整齐齐,蓝色包装被阳光晒得有些褪色 —— 这个月的进口药费还没凑齐,要是真能赚点收益,不仅房租有着落,药费也不用再跟儿子开口要了。

李明的视频电话再次亮起,这次他对着电脑屏幕,上面是跳动的 K 线图,红色的线条一路向上,像条昂扬的小蛇:“阿姨您看,我上个月投了 5 万,半个月就赚了 4500,比存银行利息高多了。” 他用钢笔在纸上写着 “最低 20 万起投”,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,“您要是有闲钱,不妨试试,就当给老伴多备点药费,稳赚不赔。”

空房的门锁突然 “咔嗒” 响了一声,是中介带着租客来看房。胡慧兰挂了电话,走到客厅里,看着空荡荡的卧室,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板上,映出斑驳的光影。她想起李明说的 “长期租”,想起账户截图里的收益,心里的天平悄悄倾斜 —— 要是能靠投资赚点钱,不仅房子能租个靠谱的租客,老伴的药费也有了着落,这不是两全其美吗?

第二节:现金袋里的诱饵

“国际黄金” App 的虚拟账户上,20 万本金短短三天就变成了 23 万。胡慧兰戴着老花镜,手指在屏幕上反复划着,红色的数字每刷新一次就往上跳一点,像雨后春笋般冒得飞快,看得她心里暖洋洋的。李明的消息在这时弹进来,还配了个 “加油” 的表情包:“阿姨您看,我没骗您吧?这行情正好,再投点进去,月底就能翻番,到时候您老伴的药费都不用愁了。”

就在这时,App 里的客服头像突然跳动起来 —— 头像是个穿着职业装的女性,笑容标准,工号标注着 “008”:“胡女士您好,系统检测到您的账户符合 VIp 升级条件,可免费升级为‘金牌分析师代操作账户’,由资深团队一对一打理,日收益提升至 5%,还能优先提现。” 她发来的操作指南上,“升级需用港币充值,最低 30 万” 几个字被标成醒目的红色,旁边还画着个感叹号,看起来格外紧急。

“我年纪大了,不会换港币啊,这可咋整?” 胡慧兰赶紧给李明打去电话,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地敲着:20 万的 5% 是 1 万,每天 1 万的收益,够买老伴三个月的进口胰岛素了。阳台的绿萝不知什么时候抽出了新芽,嫩绿色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,她仿佛看见药盒在柜子里堆成小山,再也不用为了药费唉声叹气。

“阿姨您别着急,我让平台派‘专属取款人员’上门帮您操作!” 李明的声音带着安抚的笑意,“您把现金准备好,他们上门取,直接帮您兑换成港币充值,不用您跑银行,安全又方便。” 他很快发来一个定位,显示在小区对面的咖啡馆,还特意叮嘱:“取款的人穿蓝色夹克,戴黑框眼镜,手里会拿个白色信封,很好认,您到了跟他说‘李明介绍的’就行。”

胡慧兰的帆布包在银行柜台前鼓得像个球。20 万现金是她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,红色的钞票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一沓沓码得整整齐齐,压得帆布包的带子都变了形。柜员看着她颤巍巍的手,忍不住多问了一句:“阿姨,这么多现金,是要做什么用啊?最近有不少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,现金交易可得小心点。” 胡慧兰心里咯噔一下,却还是强装镇定地笑了笑:“没事,给孩子买房用的,放心吧。”

咖啡馆的角落,穿蓝色夹克的男人接过帆布包时,手指在包底飞快地捏了捏,像是在确认厚度。他的指甲缝里沾着黑色的油墨,闻起来像刚印过假钞的机器,说话时眼神总是飘向窗外:“这是收据,您收好。” 他递来一张皱巴巴的打印纸,上面盖着 “国际黄金投资有限公司” 的红章,章的边缘模糊得像团化开的墨,连公司地址都只写了个模糊的 “xx 大厦 15 层”,“三个工作日内到账,您留意账户余额就行。”

回家的路上,胡慧兰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,发件人显示为 “北江市公安局”:“您尾号 xxxx 的银行卡因涉嫌洗钱已被冻结,请立即联系 0755-8888xxxx 解冻,逾期将追究法律责任。” 她的心跳瞬间停了半拍,手一抖,手机差点掉在地上。她赶紧拨通李明的电话,却只听到冰冷的 “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”;再打开 “国际黄金” App,虚拟账户上的余额还在涨,23 万变成了 25 万,红色的数字刺眼得像警灯,却怎么点 “提现” 都没反应。

“客服 008” 的消息突然弹进来,语气带着 “焦急”:“胡女士!系统检测到您的银行卡存在异常,已影响账户提现!需补充 30 万保证金解冻账户,否则不仅收益无法提现,本金也会被冻结!” 她还发来一张 “紧急通知” 的截图,胡慧兰的身份证照片被贴在最上面,边角的 “北江市公安局” 印章歪歪扭扭的,连字体都跟真的不一样,一看就是个拙劣的模仿者。

胡慧兰的手指在床板下的铁盒上抖着。铁盒里藏着 29 万现金,是老伴去年工伤的赔偿金,用红布包了三层,是他们最后的救命钱。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,空房里的灯亮着,惨白的光线照在地板上,像只窥视的眼睛 —— 她突然想起儿子说的 “骗子最懂老人的软肋”,此刻才明白,她的软肋,就是想给老伴多备几支胰岛素的心愿,被骗子牢牢抓在了手里。

第三节:监控里的蛛丝马迹

北江市公安局罗里区分局的会议室里,张磊把胡慧兰的笔录重重拍在桌上,纸页的褶皱里还沾着没干的泪痕。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敲着,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:“三次现金交易,每次都选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—— 第一次咖啡馆,第二次公交站,第三次小区门口,三个点连成个钝角三角形,明显是在绕路,怕被监控拍到全貌!” 他用红笔在三个点上画了圈,“取款人员每次都戴口罩和帽子,只露出眼睛,身高约 175,穿同一件蓝色夹克,这说明团伙人数不多,很可能是流窜作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