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怪的是,自从换了号码后,他的运气真的好了起来。老陈介绍了他的朋友来进货,朋友又介绍亲戚来。他的钢筋,从最初的20吨,变成了50吨,100吨……他的仓库,也从50平米的小棚屋,搬进了占地五千平米的正规钢材市场。
他雇了更多的工人,买了新的货车,甚至在市区买了套小房子。他把老家的母亲接了过来,给她买了新衣服,带她去最好的医院检查身体。母亲看着儿子的变化,欣慰地笑了,只是偶尔会念叨:“你爸要是还在,该多好。”
高早苗的名片也换了,上面印着“早苗钢材总经理”。他开始出入各种高档场所,学会了打高尔夫,学会了品红酒。他甚至把老周的“巴依老爷”餐馆盘了下来,重新装修,让琳达当经理。
琳达起初不肯,说要自己打拼。高早苗就天天去她家找老周,给老周带好酒好烟,跟老周称兄道弟。老周被他磨得没办法,只好劝女儿:“去吧,小高这人实在,跟着他,亏不了。”
琳达这才勉强答应。她把餐馆打理得井井有条,生意比以前更好了。高早苗经常去餐馆吃饭,每次都点一盘大盘鸡,坐在靠窗的位置,看着琳达在柜台后面忙碌的身影。阳光透过玻璃窗,洒在她的头发上,泛着金色的光晕。他有时候会觉得,这样的日子,真像一场梦。
三年时间,一晃而过。高早苗的“早苗钢材”已经成了大巴扎小有名气的钢材批发商。他的账户数字,早已突破了千万。那些曾经催债的亲戚,现在见了他都满脸堆笑,称他“高总”。他买了豪车,住进了高档小区,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。
他常常想,这一切,都是因为那个“158”的号码。是它,给自己带来了财运,带来了贵人,带来了现在的一切。他甚至在办公室里,专门设了个小神龛,供着那张写着“158”的餐巾纸,每天早上都会虔诚地拜一拜。
婚礼定在乌鲁木齐最好的酒店,总统套房被改造成豪华的婚房,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宴会厅照得如同白昼。高早苗穿着定制的黑色西装,胸前别着一朵红玫瑰,牵着琳达的手,站在台上,接受着众人的祝福。
台下坐满了宾客,有生意上的伙伴,有亲戚朋友,还有老周夫妇。老周今天格外精神,穿着一身崭新的唐装,笑得合不拢嘴。他的妻子,琳达的母亲,也打扮得花枝招展,不停地跟旁边的人炫耀:“这是我女儿,今天当新娘!”
高早苗举起香槟杯,对着台下黑压压的宾客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:“各位亲朋好友,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和琳达的婚礼。在这里,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!不,是一个数字!”
他举起自己的手机,屏幕亮着,尾数“158”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
“就是我手机尾号——‘158’!三年前,我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,是这个号码,给我带来了财运,带来了贵人,带来了现在的一切!它就是我的财神爷,我的幸运星!”
台下的宾客们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。有人起哄:“高总真会玩!”“这号码得卖个好价钱啊!”老周则在一旁笑着直点头,满脸的自豪,仿佛那号码是他亲手创造的奇迹。
而琳达,却低着头,指尖无意识地搅动着杯中的红酒。深红色的酒液在水晶杯中打着旋,映出她复杂的眼神。她知道,父亲当初只是随口编了个号码,哄这个外乡人开心而已。那个所谓的“天医生气”组合数字,其实是她初恋男友的生日。那个男孩,叫林远,尾数是“158”。他去了南方,杳无音信,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和一段青涩的回忆。
她从未告诉过高早苗这件事。看着他此刻得意洋洋的样子,她心里五味杂陈。她不知道,这个建立在谎言上的幸福,能持续多久。
酒席散去,宾客们陆续离开。高早苗喝得酩酊大醉,被两个助理架着送进了总统套房。他躺在松软的大床上,手里还紧紧攥着手机,屏幕亮着,映出他满足又疲惫的脸。窗外,乌鲁木齐的霓虹依旧闪烁,车水马龙的声音透过厚厚的玻璃传进来,模糊而遥远。但此刻在他眼里,都比不上手机上那串“158”来得璀璨。他喃喃自语:“‘158’……我的福星……”
琳达坐在床边的沙发上,看着他熟睡的脸,眼神里没有喜悦,只有深深的忧虑。她拿起自己的手机,屏幕亮起,尾数是冰冷的“000”。她轻轻叹了口气,起身走到窗边,看着远处的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