厂房低矮,白墙青瓦,无霓虹,无巨幅广告,只有一块木匾:“药为良,心为本。”
厂内遍植绿竹,清风拂过,竹叶沙沙,如天籁。
员工每日晨会,先饮一杯“莲心茶”——莲子心、淡竹叶、灯心草熬制,清心降火,去躁安神。
办公室不摆奖杯,只置黄色陶罐,内装小米、糙米、薏仁、红豆,罐身贴字:“五谷养人,莫负苍生。”
药品定价极低,利润仅够维生。
每一粒药出厂,皆经三重检测,批号公开可查。
村中老人病,免费赠药;孩童接种,分文不取。
某日,记者来访,问其成功秘诀。
姚安全不答,只指向墙上一幅字——范思医亲书,墨迹沉厚:
“五行不缺,缺良心;良心若补,五行自和。”
记者又问:“你不怕再遭报复?不怕有人揭你旧事?”
姚安全静默片刻,望向窗外竹林,低语:“我每日读《五行医心录》,第一篇便是‘赎罪章’。范爷爷说,真正的报应,不是被人打死,而是活着悔恨。我活着,就是赎命。”
清明节到了,细雨如织,落于姚家废墟。
杂草已被铲除,藤蔓割净。
废墟中央,立着一座小亭,亭中一碑,无名,只刻三行字:
药能杀人,亦能活人。
心若为魔,金玉成冢;
心若为佛,瓦砾生莲。
亭旁,一株野草破土而出。
叶如锯齿,茎带绒毛,花似金菊——正是当年姚大卖假药时,焚烧药材残渣所生的毒草“秽金蒿”。此草性烈,触之皮肤溃烂,闻之头晕目眩,村人称之为“鬼草”。
可如今,它被晨露洗净,在风中轻轻摇曳,竟从金黄花心,绽出一朵白花。
花瓣六片,晶莹如玉,散发淡淡清香。
村中采药老人见之,惊呼:“这是‘净肺莲’!百年不遇,生于悔土,化毒为药!”
范思医拄杖而来,立于亭前。
他摘下白花,置于香炉中焚之。
青烟袅袅,竟不散,盘旋成“安”字,久久方消。
他仰望苍天,喃喃:“五行之劫,始于心盲;
五行之和,归于心明。
金木水火土,流转不息;
唯有良心,是那不动的轴心。”
雨停,云开。
一道虹桥横跨山谷,一端连着安仁制药的竹院,一端没入远山雾中,似通幽冥。
范思医转身离去,竹杖点地,声声如偈。
身后,那朵白花在风中轻颤,
如忏悔的魂,
如重生的眼,
如大地无声的宽恕。
良善,五行之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