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夜,我们合卺。”她取两节莲藕,中间打通,以红线相连,盛满桂花酒,“此乃‘藕心连理杯’,饮之,则魂魄相融,命脉相通。”
赵梦成接过,与她对饮。
酒入喉,清甜中带一丝土腥,似塘泥气息,却令人神清。
忽而,窗外风起。
塘中残荷摇动,枯叶沙沙,如低语。
一道幽光自塘心升起,如雾,如烟,凝聚成一老者形貌——正是周先生。
他立于水雾中,不言,只含笑点头,身影渐淡,终归虚无。
赵梦成与周芷弱相视,皆不惊。
他们知——这是父亲的认可。
一夜缠绵,无声胜有声。
水汽氤氲,房中似有莲香浮动。
次日晨,赵梦成醒来,见枕畔空,心一紧。
忽闻厨房有声,推门而出——
周芷弱正熬粥,锅中白米翻滚,加入一节节鲜藕,清香四溢。
“早。”她回头,笑,“今日,我给你煮‘养命藕粥’。”
他立于门边,看她背影,忽然明白——
所谓“莲藕成精”,或许仍是谎言。
她只是父亲收养的孤女,体弱多病,需静养于水乡。
而“活到九十九”,是父亲最后的祝愿,
以命理之名,
为女儿寻一个归宿。
他不在乎真假。
他在乎的,是这塘水,这老宅,这晨光中熬粥的女子,
和她眼中,那抹与父亲如出一辙的慈悲。
三年后,民宿扩建,取名“水土居”。
赵梦成辞去上海职务,定居扬州,与周芷弱共理民宿。
他不再翻命理书,只种莲、养鱼、教邻家孩童读书。
周芷弱果然康健,面色红润,再无寒症。
第五年,她怀孕,十月后,产下一女。
女婴落地,不哭,只睁眼,瞳仁深处,似有水波流转。
满月酒上,赵梦成抱女立于塘边。
月下,莲叶轻摇,一朵白莲悄然绽放。
他低声:“你外婆说,你是莲藕成精。”
女婴咯咯笑,小手挥动,指向塘中——
一节断藕,正缓缓浮出水面,藕心鲜红,如新生之心。
赵梦成将女儿小名,取为“藕生”。
大名,待她长大自取。
他知道,水土之记,未完。
命如水草,随波不倒;
心若莲藕,千孔通明。
根扎故土,叶向苍穹,
生生不息,
至九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