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奉殿内,烛火将五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。慕雨寒、石猛、叶晴、韩铁、陆明五人盘膝坐在古炉前的蒲团上,身姿挺拔,眼神中交织着紧张、激动与无比的虔诚。立下心魔大誓后,他们的人生已踏上截然不同的轨迹,而一切的起点,便是眼前这尊看似平凡的古炉。
宗主林昊静立一旁,如同护法,亦如同见证者。他的目光扫过五名弟子,心中亦有些许波澜。他不知道师祖会以何种方式开始这“最初的课程”,又会传授何等惊人的秘法。
殿内一片寂静,唯有烛火燃烧的细微噼啪声。五名弟子连呼吸都刻意放轻,生怕惊扰了炉中那位至高无上的存在。
良久,就在连韩铁这般性急的人都开始觉得时间漫长时,一股难以言喻的意念波动,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,温和而无声地从古炉中弥漫开来,并非针对某一人,而是同时将五名弟子,连同林昊,都轻柔地笼罩其中。
没有声音,没有图像,但一段清晰无比、直指核心的“理解”,却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每个人的识海深处:
“**道基万丈,起于微末。灵枢百转,源在感知。**”
开场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功法口诀,而是两句朴实无华,却重若千钧的箴言。仿佛一位智者,在教导孩童识字前,先告诉他们文字的意义。
紧接着,那股意念开始引导,并非强行灌输,而是如同在每个人的心湖中投下一颗石子,荡开涟漪,让他们自己去“看见”:
“**闭上尔等双目,勿用眼观,勿用耳听。敛息静心,返照内视。感知周身三尺之界,何为‘灵’?何为‘气’?**”
五人依言闭目,努力收敛心神。起初,他们只能感受到一片黑暗与自身的呼吸心跳。但在那股温和意念的持续引导下,他们的“灵觉”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擦拭,渐渐变得清晰。
慕雨寒最先有所感应。她天生对能量敏感,此刻只觉得周身三尺内,不再是虚无,而是充满了无数细微如尘、闪烁着各色微光的“粒子”。它们并非静止,而是在永不停歇地流动、跳跃、碰撞,充满了一种活泼的“生机”。这就是灵气吗?她以往修炼,只是被动吸纳,从未如此“观察”过它们本身的存在。
石猛体魄强悍,感知却稍显粗糙。他只觉得周围暖洋洋的,像是泡在温水中,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轻轻推动他的皮肤。他努力去“看”,渐渐分辨出,那暖意是由无数极其细微的“热流”组成,这便是他最为亲近的火土灵气。
叶晴心思缜密,她发现这些灵气粒子并非均匀分布,有的地方浓郁,有的地方稀薄,而且似乎在沿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轨迹缓缓流动,如同无形的风。
韩铁性子急,起初难以静心,只觉得烦躁。但那意念波动如同清凉的泉水,抚平他心头的焦躁,引导他慢慢感受到那些灵气粒子中,属于火灵气的部分格外活跃、炽热,仿佛一颗颗微小的火星。
陆明最为沉稳,他不仅感知到了灵气的存在,更试图去理解它们的“属性”差异,以及它们之间那微妙的生克关系。
这时,古炉的意念再次响起,如同在为他们刚刚的“看见”进行注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