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芷感到袖中的阴钥令牌又是一阵微不可察的悸动,她全力运转星图,维持着识海的平静,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与凝重:“臣女不知。但观其行事,丧心病狂,所图必然非小。或许……与动摇国本有关?”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皇帝最在意的地方。
皇帝盯着她,半晌没有说话,殿内的空气几乎凝固。就在云芷以为他会继续逼问之时,他却忽然移开了目光,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,语气变得有些缥缈:
“动摇国本……是啊,魑魅魍魉,总是不甘寂寞。”他顿了顿,话锋陡然一转,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,“云卿,你觉得……朕这江山,气运如何?”
又来了!如同御花园如出一辙的问题,但此刻在紫宸殿内,在经历了落霞村惨案和阴钥风波之后,这个问题显得更加凶险,更加直指核心!
云芷深吸一口气,知道这是最关键的回答。她抬起头,目光清澈,直视皇帝那深不可测的眼眸:
“陛下乃真龙天子,受命于天,江山社稷自有煌煌气运庇佑。然,金玉之堂,亦难免微尘;参天巨木,亦有蠹虫蚀心。臣女愚见,气运在人,不在天。陛下圣心独运,明察秋毫,纵有宵小作祟,亦如萤火之光,岂能与皓月争辉?唯有涤荡污浊,清除蠹虫,方能令气运愈发昌隆,江山永固。”
她没有再像上次那样用模糊的“气”来描述,而是直接点出了“蠹虫”、“宵小”,并将“涤荡”的责任与权力,巧妙地交还给了皇帝,同时表达了坚定的支持立场。
皇帝听着,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,但眼底深处,似乎有一丝极淡的波澜掠过。他缓缓踱步,回到龙案之后,坐了下来。
“你说得不错。气运在人。”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规律的嗒嗒声,“朕给你紫宸令,便是望你能成为朕之耳目,利刃。落霞村之事,朕已知晓,你做得很好。后续追查,朕会命人接手。”
他将追查之权收回,既是保护,也是控制,防止云芷借题发挥,牵扯过广。
“至于幽冥殿……”皇帝眼中寒光一闪,“朕,自有计较。”
他不再多说,挥了挥手:“夜色已深,你且退下吧。近日京城不宁,无事……少出。”
这是警告,也是限制。
“臣女,告退。”云芷恭敬行礼,缓缓退出紫宸殿。
直到走出殿门,远离了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,她才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。皇帝最后那句“自有计较”和“少出”,让她心中警铃大作。皇帝对幽冥殿的了解,恐怕远比她想象的更深,而他收回追查权,更像是不希望她触及某些核心秘密。
这场暗流汹涌的召见,看似平静结束,实则在她与这位帝王之间,划下了一道更加清晰却也更加危险的界限。
她抬头望向星空,袖中的阴钥令牌传来温顺的凉意。
前方的路,依旧迷雾重重,但手握双星之力的她,已有了劈开迷雾的底气。
只是,下一次与这位帝王的“暗对”,恐怕就不会如此“平和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