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陛下,您的奏折上热门了! > 第93章 福顺的妙招:宫廷速记小太监

第93章 福顺的妙招:宫廷速记小太监(2 / 2)

“卧…卧槽!” 江屿白一句惊叹差点脱口而出,硬生生憋了回去,激动得脸都红了,“神了!真神了!小豆子,你这手…是装了马达吗?不对,马达都没你快!还带图文注解的?!” 他拿起那页纸,手指头都在抖,仿佛捧着绝世秘籍。

小豆子腼腆地笑了笑,露出两颗小虎牙:“回江大人,奴才就是耳朵好使点,手快了点。福公公教得好,说御前伺候,贵在一个‘全’字,主子的金口玉言,喜怒哀乐,语气停顿,那都是要紧的,一个字、一个调儿都不能落下。” 他指了指那个“撅屁股小人”符号,“这是‘自行处置,简陋应付’的意思,奴才觉得用这个比写字快,也…也贴切点。” 说到“贴切”,他小脸微红。

福顺在一旁得意地捋着并不存在的胡子(手里只有拂尘),胖脸放光:“怎么样?江大人?咱家没诓您吧?小豆子这手‘听风录影’的功夫,在司礼监那都是挂了号的!”

“没诓!绝对没诓!” 江屿白头点得像捣蒜,他猛地转向另外两个小太监,小栗子和小榛子,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的光芒,“你俩呢?快!也露一手!”

有了小豆子的珠玉在前,小栗子和小榛子也不怯场。江屿白这次换了花样,他清了清嗓子,忽然切换成一种极其夸张、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扫射、还夹杂着大量现代网络热词和语气词的“激情Rap播报体”(当然,没敢押韵,怕被周老听到灭口):

“老铁们!注意了注意了!前方最新战报!不是…前方最新市井八卦!就东市口王婆瓜摊!惊现史诗级名场面!王婆她…居然跟她隔壁卖炊饼的武大郎…吵起来了!为啥?就因为武大郎家那傻儿子…二狗子!偷吃了王婆摊上…整整三个大西瓜!好家伙!瓜瓤子糊了一脸!被王婆抓了个现行!王婆那个暴脾气!原地炸了!直接开启‘祖安输出模式’!唾沫星子横飞!词汇量之丰富…简直刷新了本官对市井俚语认知的上限!武大郎呢?怂得一批!只会缩着脖子重复‘他还是个孩子’!‘孩子不懂事’!哎呦我去!围观群众都笑疯了!那场面…简直了!年度吃瓜大戏!奥利给!”

这一段信息量爆炸、语速超快、还夹杂着“老铁”、“奥利给”、“祖安输出”、“怂得一批”等“异次元词汇”的播报,别说记录,普通人能听清一半就不错了。

然而,小栗子和小榛子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,耳朵竖得更直,炭笔舞动如飞!

小栗子负责前半段“激情叙述”,笔下生风,不仅文字记录精准,还特意在“史诗级名场面”、“祖安输出模式”旁边标注了醒目的三角符号(表示重点\/高潮),在“唾沫星子横飞”旁画了几道飞扬的短线。

小榛子则重点捕捉后半段的对话和场景。武大郎那懦弱的“他还是个孩子…孩子不懂事…”重复了起码五遍,小榛子一字不落,并在旁边画了个缩头缩脑的简笔小人。对围观群众的反应,他用一个圆圈里面点了许多小点(表示人群)和几个上扬的嘴角符号(表示笑)就生动概括了。最后那个“奥利给”,他显然没听过,笔下顿了顿,然后照葫芦画瓢写了个“奥力给”,还在旁边打了个小小的问号。

江屿白拿过两人的记录本一对照,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。除了“奥利给”变“奥力给”这个美丽的误会,其他内容,包括他那机关枪似的语速、夸张的语气词、甚至他即兴发挥的“哎呦我去”,都原封不动、条理清晰地呈现在纸上!图文并茂,生动传神!

“绝了!真他…真乃神技也!” 江屿白激动得差点蹦起来,他一手拍着小豆子的肩膀,一手举着那几张记录纸,对福顺喊道:“福公公!这哪是人啊?这就是三台行走的、全智能的、高清无损带弹幕的…人肉录音笔啊!宫廷版Siri算个啥?Siri能画出这么传神的‘撅屁股小人’和‘缩头乌龟’吗?不能!” 他看向三个小太监的眼神,充满了发现宝藏的狂热。

福顺被他这通“高科技”比喻夸得浑身舒坦,胖脸笑开了花:“江大人您喜欢就好!这几个小崽子,别的不敢说,记性、耳力、手速,那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!伺候主子们听个吩咐、记个口谕,从没出过岔子!”

江屿白如获至宝,立刻拍板:“定了!就他们仨了!福公公,跟您打个商量,借调!不,征用!从今天起,这三位‘神耳速记官’就归我旧档库…呃,归本官直属调配了!专治各种废话奏折、天书拓片、还有周老那要命的‘嘚哒’教学!”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从“手写地狱”解脱出来,跷着二郎腿当监工的美好画面。

他立刻付诸行动,指着桌上那堆让他手腕报废的奏折和拓片:“小豆子!这堆!王大人歌颂雨水丰沛其实就是要钱修桥的废话!小栗子!李将军那篇羊肉美食鉴赏报告!重点给我标出来!‘收到羊’、‘吃了五十只’、‘剩下的咋办’!小榛子!这些鬼画符…呃,古谐律拓片!你帮我把上面所有的蝌蚪、麻花、圈圈点点,照原样描一份!越细越好!” 他顿了顿,补充一句,“描的时候,手腕子要是酸了,千万吱声!咱有药油!可不能把宝贝疙瘩累坏了!”

三个小太监齐声应“是”,立刻进入工作状态。小豆子沉稳地翻开奏折,小栗子精准定位李将军的美食段落,小榛子则好奇地拿起拓片,仔细辨认那些奇异的符号,炭笔尖轻轻落在纸上,发出细密的沙沙声。旧档库里瞬间充满了高效运转的“生产力”气息。

江屿白长舒一口气,感觉浑身骨头都轻了三两。他美滋滋地给自己倒了杯凉茶,刚啜了一口,就听见门口传来一声熟悉的冷哼。

周墨宣背着手,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,花白的眉毛拧着,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那三个伏案疾书的小太监,最后落在江屿白那副“甩手掌柜”的惬意模样上。

“哼!” 周墨宣重重一哼,踱步进来,目光首先落在小豆子正在抄录的王大人奏折摘要上。看到那工整的字迹和精准提炼的“要钱十万两修余姚三里桥”核心句,老爷子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。他又走到小榛子身后,看着他一丝不苟地描摹着拓片上的符号,笔触虽稚嫩,却异常专注,连最细微的墨迹深浅变化都力求还原。

周墨宣没说话,只是看着,眉头时而紧锁,时而微松。他拿起小栗子记录的李将军奏报摘要,上面清晰地写着:【收北狄贡羊三百。宰五十飨军,誉美。余二百五十圈养待旨。】 旁边还画了个简笔小羊头和一个问号(表示待旨)。简洁,清晰,重点突出。

福顺见状,赶紧凑上前,陪着笑脸:“周老,您瞧这几个小崽子,手脚还算利索吧?也是没办法,江大人实在是…被那奏折山压得喘不过气了,手腕子都快写废了!咱家瞧着心疼,这才…”

周墨宣没理会福顺的马屁,他放下记录纸,背着手,目光深沉地再次扫过三个小太监那对异常灵敏、此刻正随着书写微微颤动的招风耳,最后,他的视线停留在他们飞快移动、稳定异常的腕部。

老爷子沉默了足有半盏茶功夫。旧档库里只剩下炭笔的沙沙声、乐瑶舒缓的琴音、摩诃耶低沉的梵音,以及矿石发出的柔和微光。气氛莫名有些凝滞。

江屿白端着茶杯,心里七上八下:坏了,周老该不会觉得我投机取巧,要发飙吧?他会不会觉得这些小太监的记录亵渎了他神圣的史学?

就在江屿白准备硬着头皮迎接狂风暴雨时,周墨宣终于开口了。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静,目光依旧停留在小榛子描摹拓片符号的手上,仿佛在自言自语,又像是在对福顺和江屿白说:

“此等耳聪目明、指腕灵巧之天赋…实属难得。” 他顿了顿,花白的眉毛舒展开,眼中闪过一丝近乎“惜才”的光芒,缓缓道,“仅用于记录传话…未免可惜。”

他抬起眼,目光似乎穿透了旧档库的屋顶,投向音律院的方向,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、近乎探索的意味:

“音律院…或可特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