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宣传选渠道(2 / 2)

沈知意写下第三条:“第三,线下联动。找三家老茶馆合作,在固定时间设‘静听回声’专场。每场六人,提前提交一段想重温的记忆关键词。”

裴砚说:“书坊也可以放一杯。旁边摆一本《待客九则》。有人问起,就讲一段昨晚的事。”

小林沉默了一会儿。“这样……更像是我们在说话,而不是喊话。”

他打开电脑,删掉之前做的宣传脚本。

傍晚,桂语斋檐下挂起一盏纸灯。沈知意站在桂花树下,手里握着刚写完的手稿残页。墨迹未干,她轻轻吹了口气。

木箱放在案上。她翻开新一页,边缘浮现一行字:“声不在响,而在入心。”

她拿出宣纸卡片,写下一句话:“不广而告之,唯愿同频者相逢。”

抬头时,三人已站在院中。

她把卡片递给小林。他接过去看了很久。

“拍摄方向我来调。”他说,“不再用特效,只拍手工过程。光用自然光。”

陈阳拿起包:“我去联系展会主办方,申请非营利展区。数据装置今晚就能做完。”

裴砚收下那张县文联的投稿确认单。“我写一篇短文,《一杯茶的时间》。下周刊发。”

夜色渐浓。三人陆续离开。

小林骑车出门,手机弹出提示。他新建一个文件夹,命名为“回声·初生|静帧”。

陈阳在路上拨通老李头电话:“刻字要轻。像呼吸那样。”

裴砚走过桥头,袖中藏着县里寄来的回复函。他没拿出来看,只是把手插进衣袋。

沈知意送走他们,转身回屋。祖屋窗台上,那只写着“回声·初生”的瓷罐静静立着。月光照在素笺上,字迹清晰。

她打开木箱,翻到最新一页。笔尖落下前,发现已有字浮现。

“你写的每一个字,都会变成别人的回音。”

她没问是谁写的。她只知道,对方一直在读她的文字。

她开始写新的标题。

笔尖划过纸面,发出沙沙声。

窗外风铃响了一下。

阿斑跳上桌子,鼻子碰了碰瓷罐。

沈知意停下笔,抬头看向窗外。

河面映着路灯的光,一只飞蛾扑向灯罩,撞了一下,跌进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