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 反馈调策略(2 / 2)

周五晚上,天空开始飘雨。沈知意睡前看了眼天气预报,显示周末有持续小雨。

她立刻给三人发消息:原定河埠头的场次可能要换地方。

第二天一早,雨没停。沈知意起床后直接去了后院。她把长条木凳搬出来,靠墙摆好,又从屋里拿出两盏纸灯笼挂在檐下。

九点刚过,第一批人来了。沈知意请他们在屋檐下坐下,端上热茶。雨水顺着瓦片流下来,在门前形成一道水帘。

有人问能不能进去坐,沈知意打开堂屋门。村民们陆续进来,站在桌边喝茶。孩子被家长抱着,踮脚看茶汤里的叶片舒展。

一位老太太喝完后说:“这味道,有点像我以前烘桑叶的时候。”

沈知意记下了这句话。

中午雨势减小,第二批人陆续往河埠头走。沈知意正准备出发,裴砚来了。他手里拿着几张新打印的海报,上面写着活动变更通知。

“我去贴一下。”他说,“顺便告诉路上的人。”

他撑伞走了。沈知意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,转身回屋取茶具。

下午三点,她在村口晒谷场布置完毕。茶台摆在遮阳棚下,旁边立着一块木牌,写着“桂语茶·节气试饮”。

四点五十,小林架好摄像机。他没对准茶台,而是对着入口处的人流。

五点整,第一位村民走进来。他接过茶杯,喝了一口,抬头说:“这个味儿,熟。”

小林按下录制键。

一位老农捧着杯子站了很久。他穿旧胶鞋,裤脚沾着泥。喝完后他说:“这味道,像我年轻时守夜烘桑叶的那个春寒。”

没人接话。风吹动棚子一角,茶香散出去很远。

小林没剪这段。他删掉了之前刻意找角度的画面,只留下老人说话的这一段。

天快黑时,最后一组客人离开。沈知意收起茶具,回到屋里。她打开灯,坐在书桌前。窗外雨停了,桂花树梢滴落水珠。

她翻开手稿本,写下一句话:“真正的倾听,是听见那些没说出口的话。”

笔尖停下,一片湿透的桑叶从窗缝飘进来,落在纸上。她没动它,任它慢慢干枯。

同一时间,裴砚在书坊橱窗前站定。他把最后一张更新后的海报贴进去,退后一步检查位置。衣角还带着雨水,但他没在意。

小林坐在电脑前回看素材。他删去所有摆拍镜头,只保留三个片段:清晨采桑芽、老人喝茶、孩子伸手碰茶杯。

陈阳在手机日历上标记下周节点。他在备注栏输入:“随天气机动调整。”

四人各自归家,夜色平静。

茶铺柜台上的笔记本里,夹进了一片新茶叶。叶脉纹路舒展如网,末端微微发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