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新品初试制(1 / 2)

沈知意把装着山兰茶粉的小瓷瓶放进木箱底层,手指碰到箱壁时微微一顿。她没抬头,只说了一句:“明天五点,上山采新芽。”

小林和陈阳对视一眼,都没说话。昨天刚试完冬姜配比,本以为能歇两天,但沈知意从没给过喘息的机会。

天还没亮透,三人已经站在半山腰的岩缝边。晨雾贴着地面爬,湿气钻进裤脚。山兰长在背阴处,叶片细窄,嫩芽泛青白。沈知意蹲下身,用竹镊子夹住根部轻轻拔起,放进藤篓里。

“这东西真能压住姜的辣?”陈阳低声问。

“试试才知道。”沈知意把一株完整的山兰放进密封袋,“它性寒,得先控干水分,不能伤芯。”

回到桂语斋后院,灶台上的铁锅擦得发亮。小林打开温控仪,数值稳定在48度。裴砚来得早,手里提着个竹笼,笼底铺了层灰白色的松枝炭。

“老松枝烧出来的火最稳。”他把竹笼放在烘干架旁,“书坊后院存了三年,没受潮。”

沈知意点头,将山兰、野菊、桑芽、冬姜四样草本分开摊在竹筛上,盖上纱布。阳光斜照进来,穿过纱网,在叶片上投下淡淡的影。

六个小时后,她用手捻了捻山兰叶尖。脆而不碎,湿度刚好。其余三样也达到七成干。她开始分批文火烘烤,每翻一次都记下时间与温度。

小林盯着仪器屏幕,嘴里念着数据。“山兰出油率偏低,活性保留92%,但融合指数只有61。”

“不急。”陈阳调整风道口,“古法讲究层层递进,我们一步步来。”

到了傍晚,所有材料处理完毕。沈知意取出四张桑皮纸,依次包好草本,叠放入青瓷瓮中。顺序是:野菊垫底,桑芽居中,冬姜第三,山兰封顶。每一层之间隔一张纸,最后用蜂蜡封口。

“十二个时辰。”她说完,看了眼墙上的钟。

没人离开。他们在院子里支了张桌子,轮流守夜。半夜下了点雨,屋檐滴水声不断。小林起身去检查地窖门,回来时说:“密封完好,湿度没变。”

第二天清晨五点整,沈知意戴上棉手套,走到瓮前。她用小刀轻轻刮开蜡封,掀开盖子。

一股气息升起来。初闻是山间清晨的冷香,接着浮出桑芽的清甜,再往后是一丝暖姜的微辛,最后竟回荡起野菊的淡苦。四种味道没有混作一团,而是像潮水般一层层退进鼻腔。

“成了?”小林屏住呼吸。

“先泡。”沈知意取了一勺复合茶粉,放进瓷杯。

她在桂花树下摆好茶具。水是昨夜接的露水,烧到八十五度时缓缓注入。第一道水洗茶,倒掉。第二道慢注,等三十秒出汤。

茶汤呈琥珀色,表面浮着一层极细的银线,像是被风吹散的蛛丝。小林立刻拿出检测仪,探头贴近杯口。

屏幕上曲线平稳上升,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,形成一个均匀的弧度。“缓释结构稳定,释放节奏比上次延长了四十七秒。”

“喝一口。”陈阳接过杯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