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林低头看平板,手指滑动几下,删掉了原来的脚本标题。
陈阳盯着那杯茶,忽然说:“我可以明天再上山一趟,找一块有晨雾的坡地,拍些素材。”
“不用刻意找。”沈知意说,“你们记得研发时最打动你们的时刻吗?小林,是你第一次看到银线连成线的时候。陈阳,是你采菊回来,裤脚全是露水那天。”
两人都愣了一下。
“那就从这些事开始讲。”她说,“不包装,不修饰。就说真话。”
小林抬头:“我可以做个系列短片,每集三分钟,讲一次失败,一次调整,一次看到希望。最后一集,是‘初露’的名字落笔。”
陈阳点头:“我负责线下。在青石镇几个老茶客常去的地方设点,每天早上供一杯免费茶。不提价格,不发传单,只说一句:这是桃溪村做的‘初露’。”
裴砚在纸上写下几个词:“轻线上,重线下。图文讲过程,现场给体验。”
沈知意接过笔,在起自己也曾见过未落的露水。”
小林打开文档,新建了一个文件夹,命名为“初露传播计划”。他输入第一条内容:首支视频主题——《第五次断裂》。
陈阳掏出笔记本,画了一张河埠头的草图。他标出桌子的位置、茶具的摆放方向、背光的角度。
裴砚看着他们,对沈知意说:“书坊可以作为预热入口。老顾客收到新茶预告时,附一张手写卡片,写一句话:‘它等了很久才出来。’”
“卡片我来写。”她说,“用毛笔,在桂花树下写。”
阿斑跳上石桌,鼻子凑近那杯喝过的茶,闻了闻,打了个哈欠。
小林突然问:“要不要加一句slogan?比如‘回归本源’之类的?”
“不要。”沈知意和裴砚同时开口。
沈知意解释:“名字已经说了意思。再多就是打扰。”
“说得对。”陈阳合上本子,“越简单越好。”
裴砚把会议要点抄在一张纸上,折好放进衣袋。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,“我去书坊整理一下私域名单,今晚就能发第一波通知。”
“我也走。”小林收起平板,“先写文案。”
陈阳提起帆布袋:“我回去准备明天上山的东西。”
沈知意送他们到门口。风吹过来,院子里的桂花树晃了一下。
她回到石桌前,拿起刚才写的那张纸,上面有四个人的不同笔迹。她看了一会儿,放进木箱底层。
然后她取出新的稿纸,铺在案上。
毛笔蘸墨,她写下第一行字:
《第五次断裂》。
阿斑蜷在她脚边,尾巴轻轻摆了一下。
窗外,一片桂花叶飘下来,落在“初露”的陶罐口,盖住了标签的一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