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文化盛会(2 / 2)

江晚棠让人铺上晒干的茶梗防滑,又在祠堂前点了香炉。阿斑一直趴在案边,突然站起来,跳上石台叫了一声。

她懂了。

她取出昨晚写完的最后一张手稿,放进香炉里点燃。火苗卷着纸页升空,灰烬随风飞散。几分钟后,雨小了,云层裂开一道缝,阳光照了下来。

宾客陆续到了。有附近村子的茶农,也有外镇来的文化站工作人员。裴砚站在台上,开始讲《茶经残卷与桃溪源流》。他的声音不高,但每一句都清楚。

上午的讲座结束,下午是采茶歌谣表演。几位老人坐在竹椅上,唱起几十年前传下来的调子。歌声一起,不少人跟着轻声哼。

最后一项,是“桂语茶”品鉴。十七个杯子摆在桌上,限量赠送。规则很简单:不能争抢,不能拍照炫耀,必须写下自己喝后的感受。

一位白发老人接过茶,喝了一口,闭上眼睛。很久以后,他睁开眼,眼里有泪:“我母亲最爱桂花茶……这味道,像她还在。”

全场安静。

媒体的人在现场拍了视频,没加滤镜,也没剪辑煽情音乐。他们只录下了那一瞬间的真实。

太阳西斜时,活动结束了。人们陆续离开,留下满地收拾的器具和未熄的香炉。

江晚棠站在桂花树下,手里捏着那片泡过的“桂语茶”叶。叶面已经褪色,但她还能看见一点点残留的纹路。

裴砚走到她身边,手里拿着一封信。信封没拆,邮戳是外地的。

“他们会来的。”他说。

她没问是谁。她只是点了点头。

陈婶坐在门槛上,看着两人背影,嘴里念叨:“这两个傻人,真把梦做成了事。”

风吹过院子,掀动屋檐下的布帘。阿斑从石台上跳下来,蹭了蹭江晚棠的脚踝,然后趴在地上不动了。

远处山头,最后一缕阳光落在茶园上。新翻的土垄整齐排列,像一行行等待书写的名字。

江晚棠伸手摸了摸桂花树的树皮。粗糙,温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