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喇叭心里 “咯噔” 一下,捏着蒲团的手指泛了白:“这么快?!” 他慌得起身,来回踱了两步,又强装镇定,“慌什么?我们死守!实在不行,还有密道能躲,他们找不到!”
可这话刚落,院墙外就传来张三冷厉的喝声:“都给我点烟包!扔!”
士兵们立刻摸出火折子,“呼” 地引燃烟包引线,火星在风雪里明灭。等烟包冒出呛人的黄烟,他们翻上墙,手腕齐甩 —— 上千个燃着的烟包像带火的密雨,砸进寺庙各处:有的砸在殿宇瓦檐上裂了口,药烟顺着瓦缝往里钻;有的滚进院落,黄烟裹着迷药瞬间散开;还有的直接从窗缝撞进偏殿,吓得里面的番僧尖叫着躲闪。
可没一会儿,张三就皱起了眉 —— 风雪太大,烟包的火很快被压下去,只腾起几缕稀薄的青烟,根本罩不住整个寺庙。“没火哪行?烟劲不够,怎么让他们‘极乐’?” 他猛地拽过身边一个亲兵,语速极快,“快去山下扛茅草来!多扛点!堆在寺庙外围烧!用浓烟把他们焖在里面!”
亲兵不敢耽搁,转身就带着一队人往山下跑,雪地里留下一串深脚印。张三又扫了眼身边的哨官,语气不容置疑:“你带五十人去山门口喊,就按我编的词来 ——‘喇叭喇叭不好当,不如中原当和尚!降了大明军,领完粮来又领饷!’给我围着寺庙喊,不许停!”
五十个士兵立刻抄起嗓子,绕到山门口亮开声量。“喇叭喇叭不好当,不如中原当和尚!”“降了大明军,领完粮来又领饷!” 喊声顺着风灌进寺内,一遍又一遍,像针似的扎在番僧心上。
寺里的烟渐渐浓了 —— 山下扛来的茅草围着寺庙堆了半圈,火一点燃,浓烟裹着迷药与硫磺味,顺着门缝、窗缝往殿内钻。番僧们呛得直捂口鼻,有的咳得弯下腰,有的直接倒在地上抽搐,没一会儿就没了动静。大喇叭蒙着袖口,看着满地昏死的亲信,腿肚子直打颤,刚想往密道跑,眼前一黑也栽倒在地。
半个时辰后,寺内彻底没了声响,空中的浓烟也渐渐消散。张三抬手示意停火,踢了踢身边的小兵:“进去看看,还有没喘气的。” 小兵冲进寺内扫了一圈,跑回来回话:“将军!全晕了!没一个能动的!”
张三踩着地上没烧尽的烟包残渣走进殿内,看着满地横七竖八的番僧,嘴角勾出一抹冷笑。“把这些狗娘养的番僧拖出来,” 他踢了踢脚边的大喇叭,声音冷得像冰,“既不肯降,那便扒皮充草挂在大雄宝殿上,送他们去跟佛祖‘往生极乐’!”
士兵们立刻动手,刀光闪过,没一会儿就处理好数十个番僧皮囊,草绳穿过皮囊领口,一个个挂在大雄宝殿的房檐下、殿内梁柱上。风一吹,皮囊轻轻晃动,透着说不出的阴森。
接着张三转头对士兵们喊:“速速搜索寺内财物!咱们兄弟好久没吃顿好的了,搜出的食物和财物全带走,饱餐一顿再回营!” 士兵们轰然应和,抄起家伙就往殿内、侧房里冲,寺里顿时响起翻箱倒柜的声响。
不多时,几个士兵抬着粟米、扛着油布包跑出来:“将军!搜着不少粟米,还从番僧库房里翻出点肉食!”
张三瞥了眼那包油脂淋漓的肉,嗤笑一声:“和尚不是戒荤腥吗?这群酒肉和尚,怕是见了佛祖,佛祖也不收吧。”
士兵们立刻在寺庙中央架起一口大锅,雪水融化后倒进锅里,粟米像不要钱似的往里倒,那点肉食也切碎了丢进去。不多时,锅里就飘出香味,士兵们围着锅,捧着陶碗狼吞虎咽,连汤汁都舔得干净。
吃饱喝足,士兵们收拾好财物,整齐列队。张三回头望了眼大雄宝殿 —— 殿檐下、梁柱上挂着数千个皮囊,在寒风里轻轻摆动,像一面面诡异的旗帜。他阴森森一笑,抬手道:“回营!”
队伍浩浩荡荡往山下走,雪地里留下一串整齐的脚印,只余那座寺庙与满殿皮囊,在雪山里透着彻骨的寒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