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嬷嬷推辞不过,在桌边坐下,端起茶盏抿了一口,又捏了块梅花酥放进嘴里,慢慢嚼着,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些:“还是夫人院里的点心做得精致,比前头小厨房送来的好吃多了。” 她顿了顿,话锋一转,“夫人这脚伤,瞧着还没好利索?老奴瞧着,您的脸色还是差了些。”
“可不是嘛,” 沈静姝叹了口气,声音里带着点无奈,“这伤病缠人得很,府医说还得养些日子,偏偏我这性子急,总想着能早些好起来,也省得母亲惦记。” 她说着,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,“对了,前几日听春雨说,柳姨娘近来也不大舒服,连晨昏定省都免了,不知她身子可好些了?我这病着,也没法去探望,心里总有些不安。”
这话刚说完,沈静姝就注意到,李嬷嬷捏着茶盏的手指顿了一下,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,虽只是一瞬,却被她看得真切。李嬷嬷很快又恢复了笑容,语气却淡了些:“劳夫人惦记,柳姨娘年轻,身子底子本就好,不过是偶感风寒,在院里将养几日也就好了。倒是夫人您,这次伤得不轻,可得好好调理,万不能落下病根,不然将来……” 她没往下说,却意有所指 —— 沈静姝身为正牌夫人,若身子一直不好,连子嗣都难有,将来的地位,怕是要岌岌可危。
沈静姝心里微微一动。李嬷嬷这话,看似关心,实则是在暗示柳姨娘的 “病”,并非真的严重,甚至带着点对柳姨娘 “小病大养” 的不以为然。这就更印证了她的猜测 —— 柳姨娘的 “病”,恐怕不是风寒那么简单。
她顺着李嬷嬷的话,又叹了口气,声音放得更软了些:“嬷嬷说得是,我也想好好养着,可不知怎么,这几日总觉得心神不宁,夜里也睡不安稳。府医开的方子倒是好,喝了能缓解些,只是不知能不能添些安神的药材?又怕麻烦母亲,也怕库房里没有,所以一直没好意思提。”
李嬷嬷放下茶盏,身子往前凑了凑,声音压得更低了,几乎要贴到沈静姝耳边:“夫人若要安神的药材,库房里倒是有上好的朱砂和酸枣仁,都是去年从江南采买来的,药效好得很。只是……” 她顿了顿,眼神往院外瞟了一眼,确认没人偷听,才接着说,“前儿张嬷嬷刚批了条子,挪了些走,说是太夫人近来睡眠不安,要用这些药材熬汤喝。夫人若实在急用,老奴回去后,偷偷去库房瞧瞧,若是还有存货,便给您送些来。”
朱砂、酸枣仁…… 都是宁心安神的良药,且对孕妇也有好处,能缓解孕期的心悸失眠。张嬷嬷说拿去给太夫人用,可太夫人素来睡眠安稳,极少用安神的药材,再结合云裳说的 “安神补气的上品药材”,这里面的猫腻,几乎不用细想就能明白 —— 那些药材,根本不是给太夫人的,而是给柳姨娘的!
李嬷嬷这话,看似是想帮她,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给张嬷嬷上眼药。李嬷嬷素来与张嬷嬷不和,如今见张嬷嬷借着太夫人的名义谋私,自然乐意把这消息透给沈静姝,一来能卖沈静姝一个人情,二来也能让张嬷嬷不痛快,说不定还能借着沈静姝的手,打压张嬷嬷的气焰。
沈静姝心里跟明镜似的,脸上却露出感激的神色,轻轻摇了摇头:“既是给母亲准备的,那我便不能用了。母亲年纪大了,睡眠本就金贵,我这点小毛病,忍忍也就过去了,怎能跟母亲抢药材?嬷嬷的心意,妾身领了,只是不必麻烦了。” 她这话既给足了太夫人面子,也卖了李嬷嬷一个人情,还让李嬷嬷知道,她不是个不知轻重、会跟太夫人争利的人。
李嬷嬷见沈静姝这般懂事,脸上的笑容更浓了:“夫人真是体贴太夫人!老奴回去后,定要把夫人的心意告诉太夫人。” 又坐了片刻,说了些宽慰的话,才提着空食盒离开了。
送走李嬷嬷后,沈静姝靠在窗边,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,落在她苍白的脸上,却映得她眼眸格外清亮。柳姨娘有孕的可能性,已经高达八成。张嬷嬷在这其中,扮演着 “帮凶” 的角色,借着太夫人的名义,为柳姨娘采买药材,遮掩她怀孕的消息 —— 想来是想等柳姨娘胎象稳固了,再禀明太夫人,到时候木已成舟,太夫人纵有不满,也不会太过苛责。
而太夫人的态度,也透着几分暧昧。若是太夫人真的全力支持柳姨娘,便不会让李嬷嬷透露出这些消息;可她也没阻止张嬷嬷的行为,显然是默认了这种 “私下谋划”。太夫人心里,怕是也盼着柳姨娘能生个男丁,只是又不想落个 “偏宠侧室” 的名声,才故意装糊涂,任由张嬷嬷去折腾。
这条意外得来的线索,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,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。对沈静姝而言,这既是危机,也是转机。危机在于,若柳姨娘真生下男丁,她的地位会愈发尴尬;转机在于,柳姨娘怀孕的消息,是张嬷嬷和柳姨娘最大的秘密,只要她能抓住这个秘密,就能找到制衡她们的把柄,甚至能借着太夫人、李嬷嬷与张嬷嬷之间的矛盾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空间。
她伸手拿起手边的白玉棋子 —— 这是萧煜前几日派人送来的,说是让她解闷用的。棋子温润如玉,握在手里暖融融的,上面还刻着细小的云纹。沈静姝轻轻摩挲着棋子,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。棋盘之上,对手已经落下了一子,看似占尽了先机;可她,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。云裳是她的棋,李嬷嬷是她可以借力的势,甚至柳姨娘怀孕这件事本身,都能成为她破局的关键。
她起身走到桌边,从书册的夹层里取出一张小字条,上面用炭笔写着几个名字:云裳、李嬷嬷、张嬷嬷、柳姨娘。她在柳姨娘的名字旁,轻轻画了个圈,又在张嬷嬷和柳姨娘之间画了条线,最后在李嬷嬷的名字旁,打了个勾。这张字条,是她织网的脉络,每一个名字,都是她布下的棋子,每一条线,都是她可以利用的关系。
窗外的老梅,花苞又胀大了些,嫩黄的瓣尖已经微微张开,像是随时都要绽放。沈静姝望着那株梅树,眼神坚定。她的 “根基”,正在这看似无为的静养中,一点点向下扎根 —— 云裳带来的消息,李嬷嬷透露出的矛盾,柳姨娘藏着的秘密,都是她扎根的土壤;而她织的网,也在一点点收紧,等着时机成熟的那一刻,将那些藏在暗处的龌龊,一并网住。
静心苑的日子依旧平静,可沈静姝知道,这份平静只是暂时的。水面下的暗流,已经开始汹涌,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,正在悄然拉开序幕。而她,已经做好了准备。她有的是耐心,等着棋子落定,等着棋局揭晓的那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