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救命之恩(2 / 2)

赵惊弦觉察到袖间玉娘细微的动作,面色稍霁,不再多言。

那华服男子听了赵惊弦的话,非但未露愠色,脸上反而掠过赧然与后怕。

他拿出帕子擦了擦额角惊出的细汗,歉然道:“兄台教训的是!今日确是我疏忽大意,驭马不当,酿此大祸,险些伤及无辜百姓,实在惭愧!”

想到若非对方出手,恐造成严重踩踏,届时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定会纷至沓来,让皇兄头疼,他更是懊悔。

想到这,他转头对身旁一位为首的佩刀侍卫吩咐道:“和二,速去核查,凡方才因我受惊受损的摊贩百姓,一律双倍补偿,不得有误。”

那名唤和二的侍卫立刻抱拳躬身:“是!”

随即利落地点了两人,转身便去处理赔偿事宜。

处理了这烂摊子,华服男子才又重新转向赵惊弦,笑容舒展了些,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激,再次拱手问道:“今日多亏兄台身手了得,才免于我铸成大错。在下李烯,不知兄台高姓大名?还望告知,容日后图报。”

玉娘的手指再次在袖下轻轻勾了勾赵惊弦的指尖。

赵惊弦感受到她的担忧,勉力压下心中因玉娘受惊而生的那股不快,面色平淡地回了一礼,语气疏淡却不算失礼:“鄙姓赵,名惊弦。举手之劳,不足公子挂齿。公子既已无恙,我等便先行告辞了。”

李乃国姓,赵惊弦听他自报姓名,心中已断定其皇亲身份,虽平民也多有李姓,可观其仪仗与做派,必是京中显贵无疑。

李烯自然觉察出赵惊弦语气中的疏离,不过他心知自己今日理亏,且对方于危难中救了自己,他本性豁达,并未觉得被冒犯。

他笑道:“今日实在对不住,让赵兄与夫人受惊了。”

说着,他取下腰间绣着繁复云纹的锦囊,从中取出一张面额千两的银票,双手递上,“区区银钱,万望收下,聊表歉意,也好请个大夫,仔细为赵兄诊治手上的伤。”

赵惊弦看着递到面前的银票,眸子微垂,并未伸手去接。

他抬眼看向李烯,目光平静却坚定:“李公子好意,赵某心领。只是这酬谢太过丰厚,赵某万万不能接受。些许小伤,自行处理便可,不敢劳公子如此破费。”

李烯见他不收银票,非但不恼,眼中反而掠过讶异与欣赏。

他观赵惊弦夫妇衣着虽整洁,却并非富贵之家,面对千两银票竟能如此淡然拒之,品性着实难得。

沉吟片刻,忽又解下系在腰间的一枚羊脂白玉佩。

那玉佩质地极佳,触手温润无瑕,上头精雕着螭龙纹样,在阳光下光华流转,一眼便知绝非凡品。

“是在下思虑不周,唐突了。”李烯笑道,将玉佩递出,“赵兄高义,令人钦佩。此玉佩乃我随身之物,并非什么值钱玩意,权当是个念想信物。他日赵兄若在京中遇有何难处,或可凭此物到明王府寻求一二方便。只要不违礼法,李某定当尽力。还请万万不要推辞,否则我心中实难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