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(2 / 2)

贾雨村果然名不虚传。

这番话说得何其犀利。

贾颜原以为这老狐狸要耍什么花招,没曾想竟设下如此陷阱。话虽在理,但自己既已分家单过,荣国府被比下去只能说明自己才干过人。

谁会因此为难?

偏这贾雨村硬要扯上孝义大节。

即便不听他劝,也不得不慎重思量。何况他本就打算从善如流,当即佯装惶恐道:

先生救我!万没想到事态如此严重。

我所做一切皆是遵太太与族长之命啊。

让我经商便经商,命我交出生意就交出,手下人替我赚钱,我总不能放着银子不赚。

入国子监更是太太安排,岂敢推辞。

实在不知会酿成这般后果,求先生指点迷津,我绝不愿做不孝不义之徒。

贾雨村对贾颜的反应甚是满意。

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,不过计划才进行到一半,此时劝说效果必打折扣。既然他贾雨村亲自出马,就定要达成所愿。

他誓要借此机会攀附王家,让王夫人说动王子腾在朝中谋个官职。

于是先让贾颜落座,慢条斯理道:

公子莫急,既然点破其中关窍,自有解决之道。

方才所说只是贾家内部隐患,更要紧的是贾家与朝廷的关系,那才是致命之处。

(810)

是极是极!瞧我都急糊涂了。先生方才所言,还望不吝赐教。若能助我脱困,必当厚报救命之恩。

贾颜暗自揣度这贾雨村还能吐出什么惊人之语。前一个理由已充满恶意,若再来一个,恐怕恶意更甚。

这倒正中贾颜下怀。

他目光殷切地望着贾雨村。贾雨村不紧不慢地夹了几筷菜,抿了口酒,这才开口:

公子既诚心求教,老夫便直言不讳了。

“可若你与朝廷疏于往来,那便是取死之道了。”

“贾家位列四王八公,荣宁二公当年追随太祖重定大周江山。”

“太祖立国后,将大周分为西周与东周。”

“为稳固东周,太祖不仅封赏功臣,亦不得不保留西周世族的地位。”

“这便是如今大周两派相争的根源。”

“太上皇与四王八公皆属太祖一脉。”

“当今圣上能登大宝,全赖西周权贵鼎力相助。”

“正因如此,圣上即位后便废除东周之名,恢复大周正统。”

“贾家作为太上皇一系的代表,一举一动皆被圣上与西周权贵紧盯。”

“荣宁二府他们不敢妄动。”

“可公子你已离了荣国府,仅是贾家旁支。”

“你若庸碌无为,自然无人理会。”

“但若积财丰厚,必遭觊觎;若入朝为官,则深陷政争漩涡。”

“那才是真正的杀身之祸。”

贾雨村略作停顿,又饮了一口酒。

贾颜心中已然明了,眼中闪过期待之色。

看来这老狐狸是要给自己下套了。

正合我意。

“贾先生点拨之恩,颜没齿难忘。”

“若非先生指点,我恐怕至死都不知其中凶险。”

“还请先生教我,该如何避开这场祸事?”

贾雨村眯眼打量贾颜紧张又急切的神情,心下稍安。

看来这小子先前并非存心害我。

不过既断我 ,此番便借你铺就前程,也算因果循环。

“既然说与公子听,自当献上对策,以报公子恩情。”

“其实 之法极为简单。”

“方才说过,他人所图,不过名利二字。”

“你只需斩断这两条祸根,便可高枕无忧。”

“先说名望——若你声名狼藉,反倒安全。”

“你越是臭名昭着,越能衬托宝二爷与琏二爷的贤名。”

“名声败坏,自然无人再打你的主意。”

“钱财亦是同理。若你挥霍无度,做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,谁还会惦记你的家产?”

“故而公子最佳选择,便是做个纨绔子弟,肆意败家。”

贾颜听至此处,虽心中暗喜,却仍存疑惑。

系统迟迟未有反应,看来这老贼的建议还不够详尽。

贾颜对贾雨村的提议心存疑虑,他并不认为对方毫无恶意。

他决定让对方把话说得更明白些,于是故作迟疑道:

“贾先生,您的建议听起来确实不错。”

“可若真照此行事,我不仅名声尽毁,钱财散尽,恐怕连娶妻都成问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