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力士铩羽而归,佛门暂时未再施压,山谷中倒是得了片刻安宁。孙悟空凭借强悍的根基与沙僧以天河本源之力的辅助,总算将体内躁动的混沌血脉暂时压制下去,虽未痊愈,实力也恢复了七七八八,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以前少有的沉郁。唐僧受惊过度,调养了数日,方才悠悠转醒,对沙僧的“变化”虽有察觉,但见其依旧恭敬勤恳,也只当是历经磨难后的成长,未作深想。
一行人休整完毕,再次踏上西行路。此番劫后余生,队伍气氛愈发微妙。孙悟空沉默寡言,猪八戒偷懒耍滑更甚,沙僧则是一副心事重重、埋头赶路的模样。唯有唐僧,依旧抱着虔诚之心,一路诵经不辍。
如此行了些时日,忽见前方山峦叠翠,祥云缭绕,灵气充沛远超他处。山中有观,隐约可见,虽不显奢华,却自有一股古朴道韵,令人心生敬畏。观前一副对联,字迹苍劲,上书:“长生不老神仙府,与天同寿道人家。”
“好一处仙家福地!”唐僧赞叹道,“悟空,前方是何去处?”
孙悟空火眼金睛望去,只见观内清气升腾,隐有地仙之祖的威严,心中一动,道:“师父,此地乃是万寿山五庄观,观主乃地仙之祖,镇元大仙。”
“地仙之祖?”唐僧闻言,肃然起敬,“既是前辈仙家道场,我等当前往拜会。”
一行人来到观前,早有两位童子在门前等候。一着青衣,一着明月道袍,生的眉清目秀,仙气盎然,正是清风、明月二童子。
“来的可是东土大唐往西天取经的圣僧?”清风上前一步,稽首问道。
唐僧连忙还礼:“正是贫僧。路过宝山,特来拜谒镇元大仙。”
明月接口道:“家师受元始天尊之邀,往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,不在观中。临行前曾有吩咐,说是有故人之后途经此地,令我二人好生接待。”说着,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孙悟空。
孙悟空听得“故人之后”,心中疑惑,他与镇元子并无交情,何来故人之说?但见童子客气,也不便多问。
清风明月将师徒四人迎入观内,但见庭院深深,古木参天,瑶草奇花遍布,端的是一派仙家景象。二童子奉上香茶,又与唐僧讲论了一番道法,言语间颇为投机。
叙话已毕,明月道:“家师临行前,曾吩咐我等打两枚人参果与圣僧享用,以表地主之谊。”说着,便与清风使了个眼色。
人参果?猪八戒耳朵最尖,一听这名头,口水差点流出来,连忙问道:“仙童,何为人参果?”
清风傲然道:“此乃我五庄观至宝。三千年一开花,三千年一结果,再三千年才得熟,短头一万年方得吃。似这万年,只结得三十个果子。果子的模样,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,四肢俱全,五官咸备。人若有缘,得那果子闻一闻,就活三百六十岁;吃一个,就活四万七千年。”
唐僧听得连连摆手:“善哉善哉!如此灵物,形如婴孩,贫僧焉敢下咽?罪过,罪过!”
清风明月见唐僧推辞,也不强求,只道:“圣僧既不用,我等便遵师命行事。”二人自去后园安排。
猪八戒却像百爪挠心,凑到孙悟空耳边低语:“猴哥,你听见没?闻一闻活三百六,吃一个活四万七!这等好东西,那和尚不吃,岂不是暴殄天物?咱们……”
孙悟空本就因火焰山之事心中憋闷,又听说是镇元子特意款待“故人之后”的,好奇心与一丝被压抑的贪念也被勾了起来,金睛闪烁,低声道:“呆子,噤声!待俺老孙去探探虚实!”
却说清风明月来到后院人参果园。只见园中一棵巨树参天,枝叶青葱,笼罩亩许之地,树干之上天然有道纹流转,隐与大地脉络相连。枝叶之间,隐约可见二十多个形如婴孩、白白胖胖的果子在微风中摇曳,散发出诱人的清香,正是那人参仙果。
明月取出金击子,清风托着丹盘,依法施为,小心翼翼地从那远离唐僧师徒住处方向敲下两枚果子,用丝帕衬垫,放入盘中。
“师父吩咐款待故人之后,打两枚果子,你我各用一枚,也算不负师命。”清风对明月低声道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。他们久居仙山,心性虽纯,却也难免有些孩童般的私心,想着师父不在,自己偷尝一枚,想必也无大碍。
二人不知,他们这番举动,乃至心中那点私念,都被隐在虚空深处、以系统之力完全屏蔽自身存在的林凡,看得一清二楚。
“人参果……大地灵根,内含戊土精华与先天乙木生机,倒是好东西。”林凡目光扫过那棵人参果树,以及树下隐隐与地脉相连的磅礴阵法,“镇元子以地书为基,布下大地胎膜之阵守护,等闲准圣也难以强行闯入。不过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