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穿成穷学生,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> 第142章 《三国》电视剧杀青!初剪片花引爆期待

第142章 《三国》电视剧杀青!初剪片花引爆期待(2 / 2)

老周的孙子在电视上看到片花,拉着老周的手反复看“刘备携民渡江”的镜头:“爷爷,刘备爷爷好厉害,宁愿自己走慢一点,也要带着老百姓!”老周把这段视频发给苏澈,附言:“你们不仅拍了一部好剧,还教会了孩子‘仁’的意义——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。”

就在数据还在飙升时,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,金色的文字带着“里程碑”般的厚重感:

【检测到《三国》电视剧杀青,初剪片花引发全民热议,播放量、预约量创纪录,平台提前预付版权费,达成“历史剧标杆”里程碑,触发“文化引爆”声望结算……】

【结算完成:获得声望值点,当前声望值累计点!】

【“推进《三国》电视剧拍摄”任务进度更新:

1. 电视剧杀青,初剪片花发布,预约量破1000万,平台预付50%版权费,任务进度100%(任务完成);

2. 解锁“历史Ip全产业链开发”核心权限:可系统推进《三国》衍生开发(历史科普课程、汉代主题文旅项目、非遗文创),文旅部已批准“赤壁实景片场改造为汉代文化主题公园”;

3. 获得“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”最高评级,海外发行权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,亚马逊pri Video、bbc等平台计划同步推出“《三国》+历史纪录片”套餐,推动中华文化深度输出。】

苏澈关掉光膜,站在露台眺望西安影视基地的夜景——赤壁实景片场的灯还亮着,工作人员正在为“汉代文化主题公园”做前期准备;远处的特效工作室里,马克的团队还在打磨“长坂坡之战”的后期细节;瓷坊的方向,窑火的光隐约可见,老师傅应该在为海外订单烧制“三国群英瓷偶”。

他想起18个月前,第一次带着团队来考察江夏古战场遗址,王教授拿着《水经注》讲解汉代河道;想起道具组为了找一块符合汉代纹理的桐木,跑遍南方5个省份;想起林浩因为演不好孙权的霸气,在片场对着镜子练到深夜——所有的较真、坚持、付出,都在片花发布的那一刻,有了最好的回报。

“杀青不是结束,是《三国》真正走进观众心里的开始。”苏澈对着身边的团队说,语气里满是笃定,“我们拍这部剧,不是为了破多少纪录,是为了让观众看到,汉代不只是课本里的‘丝绸之路’,还有官渡之战的悲壮、赤壁之战的智慧,还有刘备的仁、曹操的雄、孙权的勇——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根,值得被记住、被传承。”

第二天清晨,《三国》片花的讨论还在发酵。某中学历史老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长文,配图是学生们观看片花的课堂照片:“我把片花当成‘汉代军事文化’的教具,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,还主动问‘汉代的投石机真的能投30斤石弹吗’‘孙权真的19岁就继承江东了吗’——这就是好的历史剧的意义,让历史从‘死知识’变成‘活故事’。”

苏澈看到这条微博,心里满是温暖。他知道,《三国》电视剧的旅程才刚刚开始——它会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,会成为学校的历史教具,会变成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,而这一切,都源于“尊重历史、打磨品质”的初心。

这一天,蓝星的影视圈终于明白:真正的“爆款”,从来不是靠流量堆砌,不是靠热搜炒作,而是靠对文化的敬畏、对观众的尊重、对细节的较真。《三国》电视剧的成功,不仅是一部剧的胜利,更是“品质创作”对“流量浮躁”的胜利,是“文化传承”对“短期功利”的胜利。

而苏澈和他的团队,早已踏上了新的征程——《红楼:金陵十二钗》的连载还在继续,《三国》的衍生开发已经启动,新的历史Ip《楚汉争霸》正在筹备中。他们知道,文化传承的路很长,但只要守住初心,一步一个脚印,就一定能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蓝星绽放新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