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官方撑腰!药企秒怂(2 / 2)

苏澈的回应很平静:“我们欢迎任何有助于作品客观呈现的合作,但前提是不干涉创作,不回避‘高价药’的核心矛盾。如果康泰真的想为患者做事,就该在药价、医保报销上多下功夫,而不是只靠捐钱蹭好感。”

张鹏连忙答应:“一定一定,我们已经在和医保局沟通,争取把更多抗癌药纳入医保,也会调整部分仿制药的定价,让患者更容易接受。”

就在这时,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展开,金色的文字带着“官方认可”的厚重感:

【检测到市场监管总局官方支持,康泰医药撤回威胁并捐赠善款,《生命的价签》拍摄阻碍彻底清除,触发“官方背书”声望结算……】

【结算完成:获得声望值点,当前声望值累计点!】

【“跨界破圈,影视崛起”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:

1. 解锁“官方深度合作”权限:可直接对接市场监管总局、医保局等部门,获取“高价药问题”的政策一手资料,为剧本完善提供权威支撑;

2. 康泰医药捐赠的1000万大病基金,带动其他3家药企跟风捐赠,累计达3000万,“大病救助基金”规模翻倍,可帮助更多患者;

3. 任务“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”进度提升至95%(拍摄阻碍清除,获得官方与行业双重支持,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)。】

苏澈关掉光膜,看着片场重新热闹起来的场景——道具组不再小心翼翼,大胆地布置“药企研发实验室”的场景;陈凯正在和康泰的研发人员沟通,了解“新药临床试验”的细节,为新增戏份做准备;老周和小宇坐在场边,讨论着“以后药价降了,就能轻松吃药了”,眼里满是期待。

他走到露台,看着远处医院的灯光,心里突然明白:官方的撑腰,不仅是保护了《生命的价签》这部电影,更是保护了“文艺创作反映社会问题”的权利。康泰的“秒怂”,看似是被官方压力所迫,实则是被“民心”和“正义”所迫——当一部作品真正为老百姓发声,就会有无数人站在它这边,包括官方。

傍晚,苏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,配着市场监管总局的微博截图和康泰的捐赠声明,没有过多的调侃,只有平静的感慨:“感谢官方的支持,感谢每一位为‘生命’发声的人。文艺创作不该是沉默的,更不该被威胁所困。希望未来有更多作品,能勇敢关注民生痛点,也希望有更多力量,能守护这些‘勇敢的创作’。”

动态发布后,评论区里满是温暖的支持:

- “苏总说得对!好作品就该被守护!”

- “官方撑腰,民心所向,康泰不怂也得怂!”

- “期待《生命的价签》上映,也期待更多像这样有温度、有力量的作品!”

片场的风带着初冬的凉意,却吹不散心里的暖。苏澈知道,《生命的价签》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,接下来还有后期剪辑、上映宣发,但最大的阻碍已经清除,剩下的,就是用最真实的镜头,讲好这个“为生命发声”的故事。

而康泰医药的“秒怂”与“蹭好感”,也成了蓝星文娱圈的一个经典案例——它让所有人都知道,试图用威胁阻挡“为老百姓发声”的作品,最终只会被官方和民心“反向拿捏”;而真正有担当的企业,不该是威胁创作,而是和创作一起,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。

夜色渐深,片场的灯还亮着,拍摄“程勇与药企代表对话”的戏份还在继续。镜头里,陈凯饰演的程勇,眼神坚定地看着“药企代表”:“患者要活下去,你们要研发新药,这不是对立的,是可以一起解决的。”这句话,不仅是台词,更是这部电影,乃至所有关注社会问题的文艺创作,最想传递的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