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琛愣了一下,眼里闪过一丝光亮,又很快暗了下去:“可是华星……他们之前说我‘不会炒作,没商业价值’,很多剧组都不敢用我。”
“我们选演员,看的是演技,不是商业价值,更不是哪家公司的看法。”苏澈拿出刘备的绣像图,推到他面前,“你看这个刘备,他不是完美的英雄,他有过逃跑,有过失败,但他始终没丢‘爱民’这两个字。你试试演一段‘三顾茅庐’,就演他第三次去隆中,看到诸葛亮在睡觉,那种‘想叫醒又不敢打扰’的诚恳。”
顾琛看着绣像图,沉默了几秒,然后慢慢站起身,闭上眼睛,再睁开时,眼神已经变了——没有了刚才的局促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的坚定。他往前走了两步,轻轻俯身,仿佛面前真的有一张床,眼神里满是尊敬,嘴角带着一丝期待,轻声说:“先生,备久闻大名,愿先生出山,助备安天下,救万民。”
没有夸张的动作,没有刻意的煽情,却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刘备的“仁”与“诚”。陈舟忍不住拍手:“就是这个感觉!顾琛,你就是刘备!”
顾琛愣在原地,眼眶慢慢红了,他摸了摸口袋,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话剧票根,那是他三年前演《雷雨》的票根:“我以为再也没人看我演戏了,谢谢你们……”
“有实力的人,不该被埋没。”苏澈看着他,语气坚定,“《三国》需要刘备,需要一个能让观众相信‘仁能安天下’的演员,你就是那个人。”
当天下午,澈心工作室官宣顾琛饰演刘备,同时公布了其他角色的演员——饰演曹操的是话剧圈的老戏骨张国立,饰演诸葛亮的是凭借文艺片获奖的年轻演员江枫,没有一个流量明星,全是实力派。消息一出,立刻引发热议,华星传媒甚至暗讽“澈心工作室不懂市场,选角必糊”,还有些粉丝质疑“顾琛是谁,没听过”。
面对质疑,苏澈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文字:“《三国》是历史的镜子,也是文化的载体。我们选演员,不为流量,不为炒作,只为让观众看到‘曹操的雄’、‘刘备的仁’、‘诸葛亮的智’——这些不是靠粉丝刷出来的,是靠演技演出来的。有实力的人,不该被埋没;有文化的Ip,不该被流量辜负。”
这段文字很快被顶上热搜,不少业内人士转发支持——周明远会长说“苏澈守住了文化Ip的底线”,久石让留言“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演员,期待顾琛的刘备”;更有观众翻出顾琛的话剧片段,称赞“这样的演技,早该火了”。华星传媒的暗讽不仅没起到作用,反而被网友扒出“之前雪藏顾琛是因为他拒绝陪酒”,口碑一落千丈。
选角确定后,影视部立刻开始对接服化道——张岚带着顾琛去西安文物局,参考汉代王侯的服饰文物,确定刘备的曲裾样式;老郑联系非遗传承人,为曹操的铠甲打造“鱼鳞甲”,为诸葛亮的羽扇选用湘妃竹;苏澈则开始为角色创作专属旋律,刘备的主题曲用古筝和编钟,突出仁厚;曹操的主题曲用大鼓和电吉他,体现枭雄气。
一天傍晚,顾琛在排练室里背台词,苏澈走进去,看到他把刘备的台词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——红色是“爱民”的台词,蓝色是“求贤”的台词,黑色是“挣扎”的台词。“苏老师,”顾琛看到他,赶紧站起来,“我想把刘备的每一面都演透,不辜负您的信任。”
苏澈笑着点头,递给他一个刘备的瓷偶——这是瓷坊老师傅特意为他烧制的,瓷偶的眼神和顾琛试镜时的眼神一模一样。“这是给你的,”苏澈说,“开机的时候带着它,就像带着刘备的‘仁心’一样。”
顾琛接过瓷偶,指尖轻轻摩挲着瓷面,眼里满是感激。排练室的窗外,夕阳正慢慢落下,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旁边的架子上,放着《三国》的剧本,扉页上写着苏澈的字:“以史为鉴,以演技为魂,以文化为根。”
选角的尘埃落定,不仅为《三国》奠定了质量的基础,更让业内看到了澈心工作室的坚持——不向流量妥协,不辜负文化Ip,不埋没真正的实力。而顾琛的故事,也成了“澈心时代”的又一个注脚:在这里,文化被尊重,实力被看见,每一个有梦想的人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几天后,《三国》正式进入开机倒计时,影视部的员工们忙着最后的筹备,文学部则在细化剧本的历史细节,艺人部开始为澈心系的oSt录制做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