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乐坛地位的认可(2 / 2)

这个奖项不同于“最佳男歌手”的音乐专业性,更看重艺人对行业、对文化的推动作用。大屏幕上播放的提名介绍里,苏澈的画面不再只是音乐舞台——有他在原创数据库上线仪式上,和音乐人代表握手的场景;有他在《三国》开机仪式上,与历史专家讨论剧本的认真模样;还有他在亚洲音乐大奖上,用中文发言的坚定背影。

“获得‘年度影响力艺人’的是——苏澈!”

第二次听到自己的名字,苏澈有些意外,却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。他再次走上舞台,接过另一座刻着“行业标杆”字样的奖杯,看着台下满场的掌声,轻声说:“如果‘最佳男歌手’是对我音乐的认可,那‘年度影响力艺人’,就是对‘用音乐做文化’这件事的肯定。未来,我们不仅要写好歌,还要把《三国》的英雄气、《红楼梦》的雅致韵,唱进音乐里,拍进影视里,让更多人知道,华语文化有多精彩。”

盛典结束后,后台成了祝贺的海洋。周明远会长握着苏澈的手,眼眶微红:“我做音乐协会会长三十年,从没见过有人能在一年里,既拿出现象级作品,又推动行业变革,还带出这么好的新人——你真是把‘乐坛标杆’这四个字,活成了现实!”林晓抱着刚拿到的新人奖奖杯,激动地说:“苏老师,要是没有你,我现在还在livehoe唱没人听的歌呢!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,写有文化、有故事的歌!”

当晚,各大媒体的报道像潮水般涌来。《蓝星日报》的头版标题格外醒目——《苏澈:一年走完十年路,华语乐坛迎新时代》,文中写道:“从《青花瓷》横空出世,到10场巡回演唱会场场爆满;从推动原创保护条例落地,到带领‘澈心系’成为新人标杆;从斩获亚洲音乐大奖,到包揽国内盛典双料大奖——苏澈用一年时间,完成了别人十年都未必能达成的成就,他不仅是新一代乐坛天王,更是华语文化传播的‘摆渡人’。”

《音乐周刊》则用整版篇幅分析他的影响力:“苏澈的出现,改变了华语乐坛‘流量至上’的生态。过去一年,原创音乐人的注册量增长300%,国风音乐的播放量突破50亿,抄袭案件发生率下降50%——这些数据背后,是他用作品、用行动,为行业注入的‘文化底气’。他的‘天王之路’,不是靠炒作,而是靠每一首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歌,每一次为原创者发声的坚持。”

甚至连财经媒体都关注到这场盛典,《蓝星财经报》评论道:“苏澈的影响力早已超越音乐领域——他推动的原创数据库带动文化科技产业增长,《三国》影视项目未播先火引发资本对文化Ip的关注,‘澈心系’的商业合作带动国风消费热潮。这位‘乐坛天王’,正在用文化Ip,构建一个跨音乐、影视、非遗的产业生态,其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,都堪称行业典范。”

深夜,苏澈回到工作室,看着桌上的两座奖杯,还有手机里不断弹出的祝贺消息——瓷坊老师傅发来一张新烧制的“双奖纪念瓷盘”,上面刻着“乐坛标杆,文化传扬”;张启明教授发来一段文字:“用音乐载道,以文化立心,你做到了古人说的‘文以载道’”;久石让则发来一段钢琴旋律,附言:“想和你合作一首《红楼梦》的主题曲,用音乐对话东方古典美。”

这时,淡蓝色的系统光膜悄然展开,金色的文字简洁却有力:

【检测到宿主获蓝星华国音乐盛典“年度最佳男歌手”“年度影响力艺人”,引发全行业及跨领域认可,“文化复兴者”称号影响力提升,触发声望结算……】

【结算完成:获得声望值点,当前声望值累计点!】

【“跨界影视,打造现象级Ip”第二阶段任务进度解锁:因乐坛影响力提升,《三国》oSt亚洲发行渠道已自动对接3家顶级唱片公司,《红楼梦》非遗资源库提前开放(可调用苏绣、昆曲大师资源)。】

苏澈关掉光膜,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依旧亮着的瓷坊灯光——老师傅还在为《红楼梦》的道具瓷偶忙碌,灯光下,瓷偶的裙摆上,苏绣的纹样正慢慢成型。他想起颁奖时说的话,突然明白:“乐坛天王”的称号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未来,他要做的,是把华语音乐的根扎得更深,把中华文化的花开得更远,让《三国》的鼓点、《红楼梦》的昆曲,能在世界的舞台上,被更多人听见、看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