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乐坛地位的认可(1 / 2)

蓝星华国音乐盛典的红毯铺在江城国际会展中心前的广场上,初冬的夜风卷着细碎的星光,却被两侧粉丝的欢呼声烘得暖意融融。红毯尽头的巨型LEd屏上,循环播放着过去一年华语乐坛的经典瞬间——有林晓在livehoe弹唱《后来》的青涩模样,有“澈心系”出道合辑《初见》的封面,更有苏澈在西安演唱会上,与四万人共唱《长安忆》的震撼画面。

“看!是苏老师的车!”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尖叫,粉丝们举着的青花瓷灯牌瞬间亮起,连成一片青蓝色的海洋。黑色轿车缓缓停下,苏澈推开车门走下来,一身藏青色中山装剪裁得体,衣襟上别着的青花瓷胸针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——这是瓷坊老师傅特意为盛典烧制的新品,瓷面上刻着“音传万里”四个字,既呼应他的音乐风格,也藏着对他的期许。

他刚站稳,身后就传来熟悉的笑声,澈心系的成员们跟着下车,李然穿着绣着琵琶纹样的汉服裙,阿哲的卫衣上印着《故里》的歌词,夏沫手里攥着刚写好的新歌草稿,陈阳则悄悄把“年度最佳男歌手”的应援手牌藏在身后,想给苏澈一个惊喜。“苏老师,别紧张,你肯定能拿奖!”林晓凑过来,声音里满是雀跃,她想起去年自己站在这个盛典上拿新人奖时,苏澈也是这样在她身边打气。

苏澈笑着点头,目光扫过红毯两侧的粉丝——有人举着“从《青花瓷》到《长安忆》,一路追随”的灯牌,有人捧着他的专辑《澈·时光》,封面上的水墨纹样已经被摩挲得有些泛白。他突然想起一年前,自己还只是个刚发布《青花瓷》的“新人”,在音乐圈没什么名气,如今却成了盛典最受期待的候选人,这种变化,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一首首原创、一次次坚持,还有身边所有人的支持。

走进场馆,内场的氛围比红毯更热烈。舞台设计以“时光留声”为主题,背景板是用无数黑胶唱片拼成的华语乐坛地图,苏澈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中央,旁边坐着周明远会长和久石让——这位日本音乐人特意从东京赶来,手里还拿着一张《澈·时光》的实体专辑,封面上写满了他的批注,全是对《青花瓷》编曲的赞赏。

“苏君,去年在东京给你颁奖时,我就说你的音乐能改变华语乐坛。”久石让用中文轻声说,指尖划过专辑封面,“现在看来,我没说错。你推动的原创数据库,连我们日本的独立音乐人都在关注,他们说,终于有一个平台能真正保护原创了。”

苏澈刚想回应,盛典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,主持人走上舞台,用激昂的声音宣布:“欢迎来到第36届蓝星华国音乐盛典!过去一年,华语乐坛因为原创而焕发生机,因为文化而更有力量——今晚,我们将把荣誉,颁给那些用音乐照亮行业的人!”

奖项一个个揭晓,澈心系的成员们也收获了惊喜——李然凭借《长安谣》拿下“年度最佳国风音乐人”,阿哲的《故里》获“年度最佳编曲”,夏沫的《普通人》被评为“年度最具共情力歌曲”。每当念到他们的名字时,苏澈都会带头鼓掌,眼里满是欣慰,就像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长大成才。

“接下来,我们要颁发的是‘年度最佳男歌手’!”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,场馆瞬间安静下来,大屏幕上开始播放提名名单——苏澈的名字出现在最后一位,随之而来的是他过去一年的音乐轨迹:从《青花瓷》拿下播放量破10亿的“现象级单曲”,到《将进酒》让唐诗走进流行乐坛,再到《长安忆》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代表,每一个画面都引来粉丝的阵阵欢呼。

“获得第36届蓝星华国音乐盛典‘年度最佳男歌手’的是——苏澈!”

当颁奖嘉宾念出名字的瞬间,全场的灯光骤然聚焦在苏澈身上,粉丝们的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。陈阳从座位上跳起来,举着藏了半天的应援手牌,上面“苏老师,最佳男歌手!”的字样格外醒目;李然红着眼眶,手里的琵琶形状灯牌晃个不停;夏沫赶紧拿出手机,记录下苏澈走上舞台的瞬间。

苏澈接过水晶奖杯,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,却让他想起第一次在livehoe弹唱时,观众递来的那杯温热的奶茶。“谢谢大家,”他握着话筒,声音平静却带着真诚,“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,是属于所有支持原创的人——是写《后来》时,陪林晓改了十版歌词的夏沫;是为《长安忆》编了二十版琵琶旋律的李然;是在原创数据库上线时,熬夜调试AI检测系统的老林;还有每一位相信‘文化能融入音乐’的观众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台下的周明远:“去年冬天,周会长找我谈原创保护时,我曾说‘想让原创者有个家’。现在,原创数据库有了20万音乐人入驻,抄袭率下降了50%,越来越多的新人敢拿出自己的作品——这个奖,更该颁给‘正在变好的华语乐坛’。”

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,连主持人都笑着说:“苏老师的发言,比获奖本身更让人感动。但大家别急,惊喜还没结束——接下来,我们要颁发的是本届盛典的压轴奖项:‘年度影响力艺人’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