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瞬间击中了陈舟。他想起三年前拍《大唐御史》时,资本要求给正直的御史加“与歌姬的暧昧戏”,他坚决拒绝,结果项目被砍,还被贴上“难合作”的标签,三年没接到正经项目。眼前的苏澈,像极了当年的自己——有才华,更有坚守。
“好!这戏我接了!”陈舟突然站起来,眼里闪着久违的光芒,“要做就做真正的历史剧!不用流量明星,全部用实力派演员;不搞狗血情节,所有剧情基于《三国志》和你的小说合理改编;服装、道具、场景,必须经得起历史考据——我这三年没闲着,收集了不少东汉末年的兵器、服饰资料,刚好能用上!”
他转身从书柜里拿出一个铁盒,里面装满了手绘的分镜稿和考据笔记——有东汉士兵的铠甲分解图,有赤壁之战的战船设计稿,甚至还有当时民间饮食的复原图。“你看,这是我为‘三国题材’准备的,本来以为没机会用上了,没想到能遇到你。”
苏澈看着这些细致的资料,心里满是感动。他拿出手机,打开《桃园结义》主题曲的deo:“陈导,这是我为小说写的主题曲,用了笛箫和大鼓,想在剧里用民乐配乐,突出历史感。”
音乐响起,陈舟闭上眼睛,跟着旋律轻轻点头:“好!就用这个风格!片头用主题曲,片尾用古筝版的 struntal,每集根据剧情配不同的民乐,比如‘温酒斩华雄’用激昂的鼓乐,‘白帝城托孤’用悲怆的胡笳——我们要让观众从听觉到视觉,都沉浸在东汉末年的氛围里。”
两人越聊越投机,从人物塑造聊到场景搭建,从演员选择聊到文化输出,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。陈舟留苏澈吃晚饭,是简单的两菜一汤,却吃得格外开心。“我这三年,身边的人都劝我‘妥协点,才能有饭吃’,但我始终觉得,观众不是傻子,好的内容终会被看见。”陈舟喝了口酒,语气里满是感慨,“现在遇到你,我更坚信这点了。”
离开陈舟工作室时,苏澈收到了系统提示:
【检测到宿主成功对接导演陈舟,达成“共同打造真正历史剧”合作共识,触发“志同道合”声望结算……】
【结算完成:获得声望值点,当前声望值累计点!】
【解锁新功能:历史剧细节考据(高级)——可辅助《三国》影视化的全流程细节把控,功能包括:
1. 道具考据:自动匹配东汉末年的兵器(青龙偃月刀形制参考《武经总要》)、服饰(曲裾深衣的剪裁标准)、饮食(粟米为主,辅以少量肉食),生成详细参考手册;
2. 场景还原:对接国家博物馆的东汉建筑复原图,为“桃园”“赤壁”“许昌宫殿”等场景提供设计依据,避免出现时代错位;
3. 台词审核:识别剧本中的现代化台词(如“搞定”“没问题”),推荐符合时代语境的表达(如“妥了”“无大碍”),确保语言风格统一;】
【触发主线任务进阶:“三国影视化落地”,任务要求:1个月内完成《三国:风起乱世》影视化主创团队组建(含陈舟、历史顾问张启明),确定拍摄计划与考据标准,任务奖励:声望值点,国家级“文化出口重点项目”申报资格(该剧可推动蓝星三国文化海外传播)。】
苏澈看着光膜上的“历史剧细节考据”功能,心里满是踏实。有了陈舟的专业执导,加上系统的细节辅助,还有张启明教授的历史顾问支持,《三国》影视化一定能成为“历史正剧的标杆”。
回到工作室,苏澈把合作的消息告诉李薇和老林,两人都激动得跳了起来。“陈舟导演可是我的偶像!”李薇兴奋地说,“我这就联系远航影视,把陈导加入主创名单,再请张教授做历史顾问,完美!”
老林则开始琢磨剧里的配乐:“我认识几个民乐大师,能请他们来做剧的配乐,保证比那些电子合成器更有历史感!”
而此刻的陈舟工作室,陈舟正对着满墙的三国资料,重新整理分镜稿。他拿起笔,在“桃园结义”的分镜旁写下:“陶碗用粗陶,碗沿有细小裂纹,体现民间质朴感——参考苏澈手稿描述”。灯光下,他的眼神里满是久违的热情,仿佛又回到了拍《大明风骨》时的热血时光。
苏澈站在工作室的窗边,看着老街的夜景——瓷坊的老师傅还在烧制“三国人物瓷”,准备送给剧组做道具;远处的写字楼里,远航影视的团队已经开始筹备主创见面会。他知道,《三国》影视化的启动,不仅是一个Ip的延伸,更是“坚持原创、尊重历史”的创作理念的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