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《晴天》屠榜!(2 / 2)

挂了电话,苏澈打开文档,开始写《晴天》的创作故事。他没有回避原主的遗憾,也没有炫耀制作的辛苦,只是平实地记录:“写《晴天》的时候,我翻到原主的日记,里面写着‘高三雨天,她撑伞走了,我没敢喊她名字’。我突然明白,青春的遗憾不是撕心裂肺的,是藏在‘没说出口’里的——所以我把吉他伴奏调得更轻,把‘雨渐渐’的尾音拉得更长,想把这种‘没说出口’的温柔唱给大家听。”

中午十二点,苏澈的抖乐账号准时更新了这条图文,标题是“《晴天》不是靠运气,是靠每一个‘没说出口’的青春”。图文里还附上了老林录制吉他伴奏时的花絮照片,以及原主日记的模糊截图(隐去了隐私信息)。

这条动态像一股清流,瞬间缓和了争吵的氛围。评论区里,原本争吵的粉丝安静下来,更多路人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:“原来《晴天》背后有这么温暖的故事,难怪能打动我。”“我高三也有没说出口的告白,现在听这首歌,突然释怀了。”“华星别酸了,看看人家是怎么用心做音乐的,再看看你们的‘甜宠法则’,除了洗脑还有什么?”

更让苏澈意外的是,乐云音乐官方账号竟然转发了他的动态,并附上了《晴天》的真实数据报告:“经监测,《晴天》上线3天,真实播放量320万,独立听众180万,评论区路人占比62%,无任何刷数据行为。音乐的价值在于情感共鸣,而非流量垄断,我们支持每一位用心创作的音乐人。”

报告一出,华星团队的通稿瞬间失去了立足之地。之前叫嚣的华星粉丝渐渐沉默,甚至有部分粉丝反过来道歉:“对不起,之前轻信了团队的话,《晴天》真的很好听,我也想起了自己的青春。”

下午三点,乐云热歌榜的数据再次更新——《晴天》的播放量突破350万,领先《甜宠法则》50万,且差距还在扩大。#晴天真实数据#的话题冲上热搜12位,阅读量破800万,越来越多的路人开始循环《晴天》,甚至有人把它设为手机铃声。

苏澈看着不断上涨的数据,打开系统界面,淡蓝色的光膜跳了出来:

【检测到宿主作品《晴天》登顶乐云热歌榜,成功应对华星娱乐质疑,通过“创作故事”引发路人共鸣,触发声望值结算……】

【结算完成:获得声望值点,当前声望值累计点!】

【解锁新功能:作品影响力分析(可实时监测作品在不同圈层的传播度,如校园圈、职场圈、文艺圈,优化传播策略);】

【《晴天》影响力数据(实时更新):

1. 校园圈传播度:85%(多所高校广播站循环播放,学生自发组织“晴天合唱”活动);

2. 职场圈传播度:60%(白领分享“通勤必听”,称其“治愈工作焦虑”);

3. 文艺圈传播度:45%(多位音乐博主、影评人推荐,称其“重新定义青春歌曲”);】

【触发支线任务:“巩固热歌榜地位”,任务要求:72小时内保持《晴天》热歌榜第一,任务奖励:声望值5000点,乐云“年度原创歌曲”提名资格,解锁“歌曲改编”初级技能(可改编歌曲适配不同场景,如校园合唱、影视插曲)。】

苏澈盯着“校园圈传播度85%”的数据,心里满是踏实。他知道,《晴天》的成功不是偶然,更不是“运气”——它是靠原主的青春遗憾、制作团队的用心、粉丝的支持,以及每一个有过“没说出口”青春的听众共同成就的。

傍晚,老林发来消息,说江城大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组织了“《晴天》合唱”,几百人拿着手机闪光灯,跟着音乐轻轻唱“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”,场面特别温暖。苏澈点开老林发来的视频,看着屏幕里闪烁的灯光和年轻的脸庞,突然觉得所有的争论都不重要了——重要的是,他的歌真的走进了人们心里,真的治愈了那些“没说出口”的遗憾。

他走到窗边,看着夕阳下的江城。远处的教学楼里传来《晴天》的旋律,是学生在广播站播放;楼下的咖啡店门口,有人用吉他弹着《晴天》的前奏,吸引了一群人驻足。苏澈握紧了手里的青花瓷吊坠,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更坚定的信念——他要继续做这样的音乐,用真心换真心,用故事打动故事,让更多人知道,在这个被流量裹挟的时代,还有“不靠运气、只靠真心”的好音乐。

而此刻的华星娱乐编辑部,赵宇的经纪人看着热歌榜上越来越大的差距,脸色铁青地摔了手里的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