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大学体育馆的入口处,下午四点就排起了长队。穿校服的学生手里攥着打印好的《晴天》歌词单,举着自制的青色灯牌,偶尔有人哼起“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”,很快就有一群人跟着合唱,像一场提前开始的狂欢。苏澈站在后台,对着镜子整理着那件半新的白色衬衫——还是签约时林晓帮他挑的,洗了几次后更合身了,只是袖口多了一道小小的补丁,是老林昨天用同色线帮他缝的。
“别紧张,台下都是你的‘青春同路人’。”老林扛着吉他走过来,把琴带递给他,琴身上贴着一张小小的青花瓷贴纸,是粉丝群里的小姑娘送的,“刚才我去前面看了,至少有五百人,比初赛时的阶梯教室热闹十倍。”
苏澈接过吉他,指尖触到熟悉的弦,心里的紧张少了几分。他想起一周前《晴天》登顶热歌榜时,江城大学学生会第一时间发来邀请,希望他能回“梦开始的地方”办一场巡演,紧接着江城师范、江城理工也递来了邀约,星火干脆顺势策划了“时光里的青春”校园巡演,首站就定在江城大学——这个他第一次唱《青花瓷》、第一次被认可的地方。
“苏老师,该上场了!”舞台监督的声音传来,后台的幕布被轻轻拉开一条缝,能看到台下闪烁的灯牌和攒动的人头,还有林晓带着粉丝群成员举着的“天青色等烟雨”灯牌,在人群里格外显眼。
苏澈深吸一口气,抱着吉他走上舞台。聚光灯瞬间打在他身上,台下的欢呼声像潮水一样涌来,比决赛时更热烈,更纯粹——没有媒体的镜头,没有星探的审视,只有一群年轻人,为了一首能打动他们的歌而来。
“好久不见,江城大学的朋友们。”苏澈对着麦克风笑了笑,声音里带着几分熟稔,“还记得初赛时,我在这里清唱了《青花瓷》,今天回来,想跟大家一起唱《晴天》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台下的回应整齐得像提前排练过,林晓带头举起灯牌,几百个声音跟着喊:“苏澈!我们爱你!”
苏澈调整好麦克风,示意老林播放伴奏。吉他的前奏响起时,台下瞬间安静下来,紧接着,第一句“故事的小黄花,从出生那年就飘着”刚出口,台下就有人跟着轻轻唱,到副歌“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”时,全场几百人一起开口,声音盖过了舞台的伴奏,连体育馆的回声都带着青春的震颤。
苏澈的目光扫过台下,突然停在了观众席中间——一个穿蓝色校服的女生,举着一块手写的灯牌,上面用白色的荧光笔写着“谢谢苏澈让我们有像样的青春歌”,灯牌的边缘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,显然是反复修改过的。女生的眼睛红红的,跟着合唱时,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,却还是用力举着灯牌,生怕苏澈看不到。
苏澈的喉咙突然有点发紧。他想起华星团队说的“靠运气”,想起那些质疑他“只会唱情怀”的声音,可眼前这个女生的眼泪,台下几百人的合唱,不是运气,是《晴天》真的走进了他们的青春里——这些年轻人听够了“爱你爱到转圈圈”的口水歌,终于等到一首能说出他们“没说出口的遗憾”的歌,这才是他们疯狂的原因。
“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,等到放晴的那天也许我会比较好一点”,唱到这句时,苏澈特意放慢了节奏,把麦克风对准台下。几百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,温柔得像一场雨,落在每个人的心里。那个举灯牌的女生,一边哭一边唱,旁边的同学轻轻拍着她的背,递过纸巾,却没让她放下灯牌——他们都知道,这块灯牌,是他们想对苏澈说的话。
一曲终了,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。苏澈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,目光再次落在那块灯牌上,轻声说:“谢谢那个举灯牌的女生,也谢谢大家——不是我给了你们像样的青春歌,是你们的青春,让这首歌有了意义。”
话音刚落,台下突然有人喊:“苏澈!不是运气!是实力!”紧接着,更多人跟着喊,声音越来越大,像一场无声的反击,回应着华星之前的通稿。苏澈看着眼前的场景,眼眶有点发热,他拿起吉他,又弹起了《青花瓷》的前奏——这是他给江城大学的“专属彩蛋”,也是对自己初心的回望。
两天后的江城师范大学巡演,场面比江城大学更热闹。女生居多的观众席上,飘着无数粉色和青色的气球,上面写着“苏澈的晴天”“青花瓷的浪漫”。当苏澈唱到《十年》的“十年之前,我不认识你”时,一个女生突然站起来,对着舞台喊:“苏老师!我跟我最好的朋友认识十年了,今天她也来了,谢谢你的歌,让我们更珍惜彼此!”说完,女生和旁边的同伴紧紧抱在一起,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,比之前更温柔。
而江城理工大学的巡演,则多了几分热血。男生们举着“苏澈冲!干翻口水歌!”的灯牌,在《晴天》合唱时,有人把手机闪光灯调成手电筒模式,全场瞬间变成“星光海洋”。一个戴眼镜的男生,在互动环节大声说:“之前我觉得听歌就是图个热闹,直到听到《晴天》,才知道歌能让人想起高中时的同桌,想起没说出口的‘加油’——苏老师,谢谢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声音!”
三场巡演,场场爆满。学生们自发把现场视频发到社交平台,#苏澈校园巡演大合唱#的话题很快冲上抖乐热搜18位,播放量破300万。视频里,有江城大学的灯牌感动,有师范大学的闺蜜拥抱,有理工大学的星光海洋,每一个画面都透着青春的真诚,比任何宣传都更有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