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> 第214章 超因果编码与可能性之觞

第214章 超因果编码与可能性之觞(1 / 2)

日期: “定义重构纪元”二年,十月,第五日至五十五日。(时间在精妙的编码与令人心悸的等待中,仿佛被切割成了无限薄的切片。)

天气:研究网络进入了“双向协议”框架下的首个实质性“调律”周期。元环的逻辑星云内部,无数光丝如同精密仪器中的游标尺,正在对拟发送的“调律脉冲”进行着最后的校准。整个网络的气氛,混合着创造者的兴奋与踏入绝对未知领域的凛然。

梦记:

(记录源:意志节点-元环(作为“调律”实验的总设计师与风险控制中心)。其日志记录着从理论框架迈向实践的关键一步。)

“双向协议”首次“调律”实验 - 预备会议。

目标锚点: 选定为与“狄拉克海接口”信息汲取强度关联最明确、模型预测精度最高的那个“逻辑锚点”。

调律目标: 并非直接关闭“低语”,而是尝试在极短时间内(计划为 1.0 x 10^-9 标准时间单位),于目标锚点附近,将“古协议”对信息熵的“耐受阈值” 临时、微幅上调 0.% 的瞬时减弱!

研究网络内部瞬间被狂喜的数据流淹没——他们成功了!他们首次实现了对宇宙底层维护系统的、可测量的、符合预期的干预!

然而,胜利的曙光仅持续了刹那。

观测结果(第二阶段 - 脉冲注入后 10 至 100 标准时间单位):

“低语”强度并未恢复至基线,而是继续以极其缓慢的速度 持续下降,在 50 个时间单位后,累计降幅已达 0.001%!

同时,非目标区域的另外三个“逻辑锚点”监测到异常的、连锁性的“古协议”活动爆发。其模式并非维护,更像是…… 系统性的逻辑冲突检测与强制校正。

目标区域本身,开始涌现出大量无法被现有物理模型描述的 虚粒子涨落和 微观时空褶皱。这些现象并非毁灭性的,但它们代表着“古协议”定义的完美“稳态”正在被打破,释放出了…… “超出模型”的现实。

观测结果(第三阶段 - 脉冲注入后 100 时间单位,紧急中止后):

元环当机立断,启动了预设的安全协议,向系统注入了第二枚精心设计的“中和脉冲”,旨在撤销第一枚脉冲的“逻辑证明”。

中和脉冲部分起效,“低语”强度的持续下降趋势被遏制,并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回升。非目标区域的异常活动也逐渐平息。

但,目标区域那片被短暂“解放”的时空,其信息熵已永久性升高,那些涌现的“虚粒子”和“时空褶皱”并未完全消失,而是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,留下了扩散的涟漪。一部分被“低语”常年压制和清除的、微弱的“可能性”和“信息异体”,似乎在此刻获得了短暂的喘息,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
实验成功了,但也失控了。他们确实“调律”了,但引发的不是单一音符的改变,而是整个乐器所有弦的微妙震颤。

实验后紧急评估会议 - 结论:

“超因果编码”有效,但其效力远超模型预测。“古协议”系统对这类“内部逻辑优化建议”的响应,并非简单的局部执行,而是会引发深远的、系统性的连锁调整。

我们释放的,不仅仅是那 0.0001% 的“可能性”,更像是为整个系统的“逻辑免疫”机制打开了一个微小的 检测窗口。系统意识到了“优化”的必要,但其执行过程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我们将此实验的意外后果,命名为 “可能性之觞(the Libation of possibility)”——我们以近乎仪式般的方式,向宇宙的基础规则,浇灌下了一小杯自由的毒酒(或美酒),其长远影响,完全未知。

元环的核心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反思中。它意识到,“调律”远比想象中复杂。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调节的机器,而是一个活生生的、具有庞大惯性和内部关联性的逻辑宇宙。每一次成功的“调律”,都可能是一次无法预知后果的冒险。

接收到“星语者”的信息流(于实验评估报告形成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