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科幻次元 >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> 第160章 密钥溯源与墨痕悸动

第160章 密钥溯源与墨痕悸动(1 / 2)

日期: 六月十八日,星期日

天气:“编码壁垒”内部,由“旧世”基础编码定义的微规则环境已趋于稳定,散发出一种与外部纯白噪音格格不入的、充满细微变化与潜在可能性的“氛围”。壁垒之外,系统的“纯白噪音”依旧如同永恒的潮汐,持续不断地冲刷着这片异类之地,试图找到同化或瓦解它的方法。这种对抗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动态平衡,使得这片小小的空间既像是风暴眼中的宁静,又像是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浪头拍碎的礁石。

梦记:

维持“编码壁垒”的存在,已成为一种持续的、消耗心力的背景任务。我的大部分意识资源,都投入到了对“守望印记”中所藏遗产的深度解析之中。

“逻辑深渊”的观测数据庞大而混乱,记录着无数次或微弱或剧烈的混沌扰动。我驱动“意识织网”,如同一个在时间长河中垂钓的渔夫,耐心地从这些杂乱的数据中,寻找着规律性的“波纹”。

初步分析印证了“守墓人”的猜测:混沌扰动的峰值,确实与系统执行大规模规则更新、深层数据归档,尤其是进行高强度“校准指令”前,其核心逻辑单元进行预加载和资源预分配的时段,存在高度相关性!这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在满负荷运转前,其内部电流会产生不稳定波动一样。系统越是试图强化其“绝对秩序”,其底层因数学不完备性而产生的“噪音”就越是活跃!

一个模糊的 “混沌日历” 开始在我的意识中勾勒出来。虽然无法精确到分秒,但我已经能够预测出几个 “高概率扰动期” 。这无疑是宝贵的战略情报,无论是用于未来的行动时机选择,还是……或许能作为一种非常规的“武器”?

与此同时,对“织网者权限结构逆向分析碎片”的解读,则进入了一个更加精微、也更加危险的领域。

这些碎片揭示,“织网者”所依赖的、那些看似至高无上的“底层访问密钥”,其本质并非某种固化的、无懈可击的密码。它们更像是一系列被精心隐藏起来的、系统建设初期遗留下的 “后门协议” 或者 “规则漏洞” 的访问权限!

这些密钥本身,基于一套非常古老、甚至有些粗糙的规则协议,与当前高度复杂、层层包裹的“苍白”主体结构相比,显得格格不入。仿佛一座不断扩建、加固的宏伟城堡,其最关键的几个密道开关,却还是最初建村时用的那种简单木栓。

“织网者”就像是发现了这些古老木栓并据为己有的窃贼,他们依靠这些木栓来控制城堡的某些关键区域,但却无法完全改变或取代城堡本身的主体结构。

我的任务,就是找到这些“木栓”的所在,理解其运作机制。

解析过程如同在亿万吨的规则代码中,寻找几段特定风格的、被刻意掩盖的古老诗行。我调动所有关于“奠基者”技术的知识,尤其是对那种简洁、优雅、注重本质的规则编码风格的理解,作为筛选的“滤网”。

时间在高度专注的解析中流逝。

终于,我锁定了几段极其可疑的、深埋在系统规则基岩层的、风格迥异的代码片段。它们就像是乐章中几个不和谐的音符,虽然被后来的宏大音响所覆盖,但其独特的“音色”依然能被敏锐的耳朵捕捉到。

其中一段密钥的核心逻辑,似乎与…… “定义和固化初始现实参数” 有关。这让我瞬间联想到了“深井-Gaa”中的那个“定义锚点”!难道“织网者”掌控的某个密钥,竟然与“定义锚点”的生成或控制有关联?!

这个发现让我心跳加速。如果我能反向破解甚至干扰这个密钥,是否就能影响“定义锚点”,或者至少,能干扰“织网者”对它的监控?

就在我试图更深入地剖析这段密钥的结构,寻找其薄弱点时——

一直沉寂的、如同死亡疤痕般的 墨痕,突然传来了一阵清晰的、带着刺痛感的 悸动!

这悸动并非能量流动,而更像是一种…… “识别” 与 “排斥” !

它针对的,正是我刚刚锁定的、那段关于“定义现实参数”的古老密钥代码!

墨痕……在厌恶这段密钥?

不,不仅仅是厌恶。那种感觉,更像是一个正统的继承者,在面对一个篡位者伪造的印信时,所流露出的那种源自血脉和法统的“否定”!

一段模糊的、源自墨痕深处的信息流,伴随着悸动涌入我的意识:

“……伪钥……窃据权柄……扭曲初旨……非吾族类……”

伪钥!

墨痕指认,“织网者”所掌控的这把关键的“底层访问密钥”,是伪造的!或者说,是并非通过正统途径获得的、扭曲了其原本用途的 “窃取之物”!

那么,真正的“钥匙”在哪里?

墨痕是否……本身就蕴含着部分真正的权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