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旧影浮现(2 / 2)

“少了一本账册,据说是记录着近年来他与各方官员的往来,”老李道,“还有,我们在他书房的暗格里,找到了这个。”

老李递过一个小巧的木盒,打开后,里面是半块断裂的玉佩,样式与沈少卿手中的兰花佩恰好能拼合在一起,断裂处刻着的“明”字,与他那枚的“月”字合成“明月”二字。

沈少卿将两块玉佩拼在一起,严丝合缝。沈明月的玉佩,为何会被王通判藏起来?又为何会断裂成两半?

“看来,是非去京城不可了。”他将玉佩收好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。王通判的死,顾衍之的信,都在告诉他,幕后的黑手已经开始行动,他若退缩,只会让真相永远掩埋。

收拾行装时,沈少卿只带了几件换洗衣物,那本账册和两块拼合的玉佩被他贴身藏好。他站在院中,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居住了三年的小院,青竹依旧,只是物是人非。

“沈先生,真要走?”老李有些不舍。

“去去就回。”沈少卿笑了笑,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释然,也带着一丝沉重。

启程北上的那天,苏州城难得放晴。沈少卿坐在船头,看着两岸的风光渐渐远去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想起古宅新娘案中林婉清的决绝,想起书生案里苏晚晴的悲凉,想起那些被真相和仇恨裹挟的人。

或许,他追寻的不只是自己的清白,还有那些被黑暗吞噬的无辜者的公道。

船行至长江口,江面开阔,风涛阵阵。沈少卿凭栏而立,手中摩挲着那枚合二为一的兰花佩。阳光洒在玉佩上,折射出温润的光,仿佛能照见沈明月当年写下证词时的眼神,照见王通判临死前的恐惧,照见那些隐藏在层层迷雾后的人脸。

“京城,我回来了。”他轻声道,声音被江风卷走,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。

他知道,前路必然凶险。国库失窃案背后可能牵扯的皇子势力,沈明月案的新证是否属实,以及那个始终隐藏在幕后、接连灭口的黑手,都将是他必须跨越的难关。

但这一次,他不再是三年前那个意气风发却不懂防备的大理寺评事。苏州的两桩案子,让他重新拾起了对真相的执着,也让他看清了人性的复杂与幽暗。

船帆鼓满了风,载着他驶向北方的京城,驶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风云之地。第一卷的苏州迷局虽破,但更大的棋局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