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旧影浮现(1 / 2)

苏州的雨连下了三日,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油亮,倒映着两侧粉墙黛瓦的影子,恍若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。沈少卿坐在窗前,看着巷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被雨水打落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兰花玉佩。

“月”字刻痕与“沈明月”的表字重合,这绝非偶然。沈明月——三年前那位离奇死亡的证人,曾是吏部的一个小吏,因掌握了皇子贪腐案的关键证据,被沈少卿找到。可就在要上堂作证的前一夜,他在狱中“暴毙”,死因被定为“急病”,而沈少卿则被冠以“刑讯逼供”的罪名。

如今想来,沈明月的死疑点重重。他身体康健,怎会突然急病?而那枚随他入葬的兰花玉佩,为何会出现在张家老宅的密道里?

“沈先生,京城来的信!”巷口传来邮差的呼喊。

沈少卿起身去接,信封上的火漆印是大理寺的样式,字迹出自他的旧识——现任大理寺少卿顾衍之。他拆开信,顾衍之的字迹遒劲有力,却透着一股焦灼:

“少卿兄,别来无恙?苏州连环案已传入京中,闻兄出手相助,破获奇案,甚慰。然近日京城不宁,国库失窃十万两白银,手法诡谲,查无所踪。兄当年经手案牍,于细节处尤有见地,望能北上一助。另,沈明月案似有新证,兄若来,或可一探究竟。”

沈少卿捏着信纸的手微微收紧。国库失窃?新证?顾衍之素来谨慎,若非事出紧急,绝不会用这种方式邀他回京。而“沈明月案有新证”一句,像一根针,刺破了他刻意维持的平静。

他走到书架前,取下一本尘封的册子,里面夹着他当年偷偷抄录的沈明月证词片段。其中提到“兰花为记,月下交接”,当时他不解其意,如今想来,或许正与那枚刻着“月”字的玉佩有关。

“去京城吗?”他低声自语。那里有他的耻辱,他的伤痛,有他发誓再也不踏足的官场泥沼。可那里,也有他必须面对的真相。

正犹豫间,捕头老李匆匆赶来,脸色凝重:“沈先生,王通判死了!”

“什么?”沈少卿抬眸。

“今早被发现死在府中,”老李急声道,“死状和沈明月当年一模一样,也是七窍流血,像是急病发作,但仵作说,他床头有个空药碗,里面残留的药渣,和您之前说的断魂草毒素成分相似!”

沈少卿心中一沉。王通判死了,死在他刚拿到账册、即将追查下去的时候,死状还与沈明月相同。这绝不是巧合,是杀人灭口!

“他府中可有丢失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