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(1 / 2)

31

唯一的推测,便是这些阶梯暗藏玄机?

不止李白,众人对此亦不觉稀奇。

九洲道场本就是超然之地,单是名号便足以令人胆寒。

此地更曾造就多位震慑江湖的**,行事作风迥异于寻常门派。

对他们而言,这般安排并非难事。

毕竟前来九洲道场者甚众,最合理的解释便是——

唯有通过考验之人,方有资格踏入道场。

正如林飞所言,此仅是第一关。

或许这一关要筛选的,正是心志坚韧之辈。

唯有甘耐劳苦者,才能叩开九洲道场的大门。

否则九洲道场怎会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,那些令江湖闻风丧胆的**们?

他们不都是听从师尊教诲,日夜苦修,才成就今日之境界吗?

周围众人皆抱此念,奋力前行。

至于饥渴难耐该如何——

无人思考这般琐事。

在他们眼中,这不过是林飞设下的考验罢了。

唯独李白心知肚明。

林飞从不会布置这等无聊试炼。

他隐约察觉此地蹊跷。

总不至于脚下顽石真能果腹?

说到这些青石——

他骤然忆起九洲书院中那卷奇书。

书中记载的隐匿之法,

除却武者收敛气息的寻常法门,

更有将周遭万物尽数藏匿的秘术。

看似遥不可及之物,

抑或永难寻觅之所,

实则近在咫尺。

譬如九洲道场所在——

若非那日山径转角忽现琼楼玉宇,

他或许终生难觅其踪。

正如江湖中仅有寥寥数人知晓道场方位,

他能得遇仙缘,

全凭造化使然。

此刻他笃定:

这九洲天阶,

绝非寻常石阶。

阶梯之下,通往天阶的路隐匿着他们无法察觉的事物。

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。

随后专注地审视脚下的石块。

既然这些台阶无法食用,

那么将它们摧毁后,下方会显现什么?

与此同时,

林飞与黄蓉正透过一面镜子,

观察着李白等人在阶梯中的一举一动。

见李白停下思索的模样,

林飞不禁觉得有趣。

他微微挑眉,

“李白似乎察觉到了什么?”

这让他心情愉悦。

尽管谁先发现此事对他而言并无差别,

但在众人之中,

李白是他的**。

而他设下的机关,正由自己的**识破。

如此一来,

自己的**率先察觉,总比别人抢先一步,

更令他感到欣喜。

黄蓉此刻满心好奇。

师尊曾说有件奇妙之事要展示给她,

结果却是带她留在房中,

借由一面镜子窥探众人的行动。

这面镜子,连黄蓉也不知林飞从何处得来,

又是何时取出的。

即便她日日跟随在侧,

仍无法完全看透林飞。

他总能出其不意地带来新事物,

这种未知感令她兴致盎然。

正因如此,

长久以来,

她始终留在林飞身旁。

虽为师尊,

但林飞的性情……

林飞的品性令人敬仰。

他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。

正是这份未知的魅力,吸引众人追随左右。

他们渴望窥探林飞的世界,想知道究竟什么能触动他的心弦。

黄蓉陪伴多时,未见林飞对何事显露好奇。

反倒是她自己,愈发被这个谜一样的男子所吸引。

黄蓉眸光流转,侧首望向林飞。

那人依旧专注凝视着铜镜。

张良与宋江加快脚步穿行人群。

周围攀登者只当二人急于登阶,未觉异常。

此刻九洲道场的消息已传遍四方。

曹操辗转难眠。

听闻任盈盈、林平之等奇人异事,他再难安坐。

更令他心惊的是——

大秦白起竟以一己之力连灭六国!

反观魏国,尚与吴蜀缠斗不休。

此等差距,怎不叫人寝食难安?

更何况......

这些天降奇才的来历,至今成谜。

经过多方打探,终于确认这些人都来自九洲道场。更关键的是,如今九洲道场已经敞开大门,向所有人开放!

既然人人都能进入,魏国岂能落后?曹操环视四周,迫切想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往。但眼下实在找不出既忠心耿耿又能力出众的人选——他需要像白起效忠大秦那样绝对忠诚的心腹。

曹操深知此事非同小可。从九洲道场出来的人,个个身怀绝技。白起仅凭一己之力就横扫六国,若自己派去的人日后心生异念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想到这里,曹操不禁眉头紧锁。

与此同时,蜀国和吴国也为同样的问题忧心忡忡。他们都清楚,若让曹操抢先得到这样的能人异士,两国必将面临灭顶之灾。毕竟当年白起单枪匹马就灭了六国——虽说其中不乏小国,但六个国家加起来的力量,远非他们任何一国能单独抗衡的。

仅此一人!

何等骇人的力量!

刘备喉头滚动,不住吞咽。

他望向诸葛亮,长叹一声。